從烏鎮到安仁,當代藝術的古鎮“出路”與探索
四川安仁古鎮濃縮了川西近代史的百年風云,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文博古鎮,這里過去以劉氏莊園博物館、劉文彩的雕塑《收租院》而知名,后來又以建川博物館聚落而揚名。繼2017年10月成功舉辦首屆“安仁雙年展”之后,第二屆安仁雙年展于10月12日在安仁華僑城創意文化園開幕。
第二屆“安仁雙年展”以“共同的神話”的展覽主題,呈現了來自世界各地的66位藝術家繪畫、攝影、裝置、影像、雕塑、電影、文獻及建筑作品。從“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到“安仁雙年展”,從城市到鄉鎮,一些當代藝術的策展緣何逐漸向鄉村轉向?它能為鄉鎮的城鎮化戰略帶來什么,古鎮藝術展未來的方向和出路在哪里?
展覽現場
從劉文彩《收租院》到“安仁雙年展”
在安仁古鎮開始有雙年展之前,安仁早已因為著名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氏莊園建筑群——劉氏莊園博物館,因為劉氏家族劉文彩、劉文輝,因為川美藝術家創造的的大型雕塑《收租院》而廣為人知。
“安仁雙年展”參展藝術家參觀劉氏莊園博物館
安仁古鎮,歷史悠久,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建安仁縣,已有1380余年歷史。現在的安仁老街上,仍保留有不少民國時期建筑,如安仁中學、安仁戲院、袍哥樓、萬成堰紀念碑各具特色的公館等,滿溢著民國川西古鎮風情。
據介紹,安仁古鎮有保存完好的民國老公館27座、文物保護單位17處、藏品800余萬件、現代博物館43座,國家一級文物179(件)套,現存文物的價值和規模、擁有博物館的數量,在全國同類小鎮中已是首屈一指。
“安仁雙年展”為什么會在這個距離成都幾十公里的川西古鎮落地生根?很重要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安仁古鎮所具有的歷史和文脈,賦予了古鎮獨特的氣質。
安仁樹人街俯瞰
第二屆安仁雙年展由學者呂澎,四川美術學院教授何桂彥、荷蘭知名策展人塞伯·泰德若 (Siebe Tettero)聯合策展,聯合策展人何桂彥對澎湃新聞記者說,“安仁古鎮在民國時期就是一個中西融匯之地,同時匯聚了傳統文化、本地鄉紳文化以及西方外來文化。你在安仁的街上走,可以見到它的建筑風格特別多元,它的建筑既不是前現代的,又不是川西風格,甚至還帶有鮮族的元素,以及其他宗教的一些色彩,同時又能看到西方巴洛克的影響……民國時期它扮演的角色就是西南的小上海。”
偏居西南一隅的小鎮,何以會呈現這種中西融匯的特質?一則因為它本身地處成都平原,巴蜀之國,自古以來就非常富庶;更為重要的原因是當地顯赫的劉氏家族的存在。民國時期劉家叔侄劉文輝和劉湘曾任西南軍政要職,劉文彩是劉文輝之兄,早年以釀酒為業,借助其弟的勢力,劉文彩曾先后擔任川南稅捐總辦、敘南清鄉司令等職,聚斂了大量民間財富……因為劉氏家族在四川的影響,民國時期四川財權、軍權的核心實際都在安仁這個地方。
劉氏莊園博物館鳥瞰圖,保留了完整的川西民居風格,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氏家族富庶一方,因而也在當地大興建設,留下占地面積約7萬多平方米的“劉氏莊園”。劉文彩出力興建安仁商業街道,興辦西式教育,請洋人來上課,這種開放的風氣和思潮造就了安仁這個地方現代、多元、中西融匯的局面。
今天,前來參觀劉氏莊園博物館的人流仍絡繹不絕,從講解員的反復述說中感受劉氏家族出了“三軍九旅十八團”的昔日榮光;從中也可以窺見劉文彩公館當年西式、洋氣又極盡奢華的生活方式:專門的西式會客廳、冬夏兩季吸煙室、上世紀四十年代產的美國福特轎車……
劉文彩購置的美國1940年代產的福特汽車,現收藏于劉文彩公館
“我們這代人談到劉文彩可能不會有這么大的感覺,對于我們的上一輩人,談及劉文彩幾乎是無人不知,劉文彩對他們有著無比的吸引力,大家都要過來看一看,你幾乎不能想象劉氏莊園和劉文彩的《收租院》它所帶來的旅游效應……正是因為這種記憶,它在旅游和文化產業的規劃中是一項很大的資源。”何桂彥說。
參展藝術家參觀劉氏莊園博物館陳列的大型雕塑《收租院》
可能正是出于這種考慮,2016年,華僑城集團入駐安仁,開發其文化旅游,欲將安仁打造成“世界文博小鎮”……“安仁雙年展”作為由安仁華僑城發起建立的項目,在這樣的背景下順勢而生。
何桂彥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所以如果安仁僅僅只有一個‘安仁雙年展’,你能不能把人引進來,我覺得是不行的,因為當代藝術畢竟它的受眾面太小,這就決定‘安仁雙年展’必須要依托于安仁周邊,比如說它的歷史、它博物館的群落,它的古街以及周邊現代化的配套設施。”
《21世紀鐵皮人》Coco Fusco 可可·福斯科
“在地性”——古鎮藝術展的出路和可能性
“雙年展的功能是它到底能為一個城市帶來什么,為這片土地上居住的人們帶來什么,向來到這里的人們展示什么。最直觀的是人口流量的增加,而慢慢發酵變化的是整體氣質的改變。因而,我們強調的不是策展小組想做什么,而是策展小組能為安仁帶來什么。“第二屆安仁雙年展”聯合策展人呂澎在接受采訪時說。
“安仁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出于這種歷史文脈,我們在策劃這個項目的時候,一直都在思索,如何在展覽主題與安仁古鎮的歷史文脈之間找到好的契合點,也試圖在這方面做一些努力。”何桂彥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安仁規劃展示館
按照策展方最初的設想,他們希望至少有1/4—1/3的作品能跟安仁的地域和歷史文脈發生聯系,創作更多的“在地性”作品。但是何桂彥也不得不坦率承認,面臨的一個現實無奈是經費問題,“因為在地性的作品,不是說一定就要花很多錢,但是沒錢是絕對辦不到的。”因為總體預算經費的限制,本屆雙年展“在地性”作品的最后呈現大打折扣,總體數量在6、7件左右。
邱岸雄 《看不見的城市-地圖上的城市》,絹上水墨,400cm x 83cm,2019
在本屆安仁雙年展為數不多的在地性作品中,藝術家王度的《刷屏》,何桂彥評價“這是一件感覺非常不起眼但又很智慧的作品”。其靈感來源正是王度在參觀安仁古鎮劉氏莊園時,在入口處的墻報欄上看到一幅建筑導覽圖,在圖層的背后還有兩層未擦盡的文字,依稀可看出分別是幾十年前以及描繪導覽圖前不久留下的字跡。碰巧在考察安仁主展區建筑的外墻上,他又看到了一塊更大的黑板墻報,上面留有不知何時用粉筆寫的文字,似乎在期盼著“刷屏”。于是這兩處板報就為他的在地方案提供了原始挪用語言,創造出了《刷屏》這件作品。板報滯慢的擦寫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刷屏”,只是與當下顯著的區別是信息的更新摧枯拉朽,刷屏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王度作品《刷屏》
何工的裝置作品《夢史- 誤讀與塑造》也是2019年新創作的一件在地性作品,作品的主體要件雕花大床出自安仁本土,它被改裝成一個戲臺,其上擺放著作者在安仁一家古董店購置的一對天主教題材的木雕,西洋神被有效地中國化、安仁化了。圣母被雕刻成一個養雞養鴨的勤勞農婦模樣,耶穌像一個和善的鄉紳。
“這是外來文明對在地文化的介入,也是在地文明對世界文明的解讀和接納。這也成為我此次參展作品的觀念出發點。”藝術家何工說。
何工的裝置作品《夢史- 誤讀與塑造》
何工的裝置作品《夢史- 誤讀與塑造》(細節)
此外還有藝術家師進滇和何多苓合作的作品《微風吹過黃金屋》,這個作品疊加于劉家琨的“黃金屋”之上,“黃金屋”是第一屆安仁雙年展參展作品,是一間根據安仁主展區內一個舊廠房改造的金色建筑原型,沉重、燦爛、沉默得立于文創園內。
《黃金屋》劉家琨
觀眾在作品《微風吹過黃金屋》(師進滇/何多苓作品 )中拍照
中國美院的年青藝術家宋振的《安仁·新月》 則是根據在安仁拍的這個地方的月亮創作的。雖然安仁的月亮跟其他地方可能并無顯著不同,但藝術家還是力圖去強調作品跟這個地方的某種聯系,不管是歷史也好,文脈也好。
來自中國美院青年藝術家宋振的《安仁·新月》
從某種意義上看,“在地性”直觀反映的是這個藝術展或藝術對場景的介入,也是藝術資源從城市向鄉村轉向的意義或價值所在。
何桂彥表示,在安仁辦雙年展與上海、北京的雙年展最顯著的區別是,它既不屬于官方也不屬于體制內的雙年展,它的出路和可能性,一個方向是“在地性”,另一個就是跟當地的歷史文脈,文化和旅游相結合,讓受眾在不是具有過多說教和意識形態下,在休閑旅游的藝術氛圍中,雙年展成為其中的一個部分。
洪浩 《有邊之世界十九》
從烏鎮到安仁,誰是下一個藝術古鎮?
2016年3月,烏鎮在繼烏鎮國際戲劇節、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等多個國際盛宴之外又開啟了舉辦“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的嘗試,三年一屆,迄今已舉辦過兩屆。
《機械土耳其人》 Joep van Lieshout 喬珀·凡·利斯豪特
談及二者的異同,何桂彥認為,烏鎮和安仁,它們這種展覽方式和思路是一致的,但是兩個地方因為區域的原因,它各自的景觀優勢和特點完全不具有可比性。“安仁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空間,安仁古鎮的風貌是集歷史的中西融匯和川西的建筑。而烏鎮是水的資源,它的景色是江南的、東方化的審美。”
安仁公館
“2019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展品與所處環境
在本屆“安仁雙年展”開幕式上,“2019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主策展人馮博一也來到現場。馮博一提到,中國當代藝術最近這幾年出現了一個轉向,從大城市開始轉向鄉鎮和田野,且最終轉向的趨勢變得越來越明顯了。他認為類似于當代藝術從這種由城市到鄉鎮、到田野誠然是有其價值和意義的,但是這種方式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進行一些反思。他同時認為,當代藝術可以有更超越經驗之外的,更能夠引起思考的,或者更能提出問題的展覽。
“2019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展覽作品與水鄉環境
作為聯合策展人之一的外方策展人,塞伯•泰德若提到,就安仁雙年展本身來說,是有潛力可以做成一個標桿性的雙年展,因為具備了良好的基礎條件。“首先是從整個古鎮以及展覽的環境上來說,整個概念都蠻好的。包括成都對外的開放程度,以及比較豐富的文化內涵,對于整個地緣上來講有很好的優勢。同時現在做了兩屆的雙年展,也都考慮到了一個中方策展人、一個外方策展人聯合策展的一個概念,相當于對藝術家的選擇并不會是單一片面的一個角度,所以是具備了相應的國際化視野。”如果想要真正成為一個在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重要的雙年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塞伯•泰德若看來,作為世界一流的雙年展除了巨額經費的投入以外,還需要整個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參與其中,而安仁目前為止,還沒有到和整個城市、整個城鎮產生更多的聯動,這也是安仁雙年展的發展空間,需要更長時間的累積、積淀。
安仁雙年展展覽現場 《骨屋》顧雄
何桂彥說,威尼斯雙年展從1893年通過決議,迄今已有長達百余年歷史。而雙年展在中國才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它也在慢慢的多元化。“它不再像過去似一個’空投’來的東西,跟外界沒有太多的關聯。現在中國的雙年展也越來越個性化,越來越因地制宜,跟本地的訴求越來越明確。目前全中國有上千個古鎮,但是有藝術展的只有兩個,其實我覺得還不算多。 ”
編輯:崔京榮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