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漕運”公園重張 美了長安街東延線
昨天,八里橋公園的漕運主題雕塑吸引市民駐足。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通惠河畔,八里橋公園完成了改造。30萬平方米的公園里,處處蘊含著漕運歷史,為長安街東延長線增添了濃郁的綠意和厚重的底蘊。
進入八里橋公園南門,舉目四望,深秋時節的園子彩葉絢爛,紅黃綠紫錯雜交織。前行數十步,便是數米高的漕船雕塑,高高撐起的桅桿上,寫著“八里橋不落桅”的字樣。“這艘船形似鳳凰,象征著朝氣蓬勃的朝陽區。”朝陽區城管委的鐘艷說,船下的藍色“水波”是塑膠材質的,向四方伸展,貫穿公園,是市民慢跑的好地方。
通惠河上最著名的古跡——八里橋,位于公園南側。它始建于1446年,是拱衛京城的四大古橋之一,也是漕運重鎮通州通往皇城的必經之路。明清時期,它承擔著運輸糧草磚木的重要使命,橋下千帆競渡,百舸爭流。因其為三孔石拱橋,最高處有8.5米,可通舟楫,由此得了“八里橋不落桅”的美譽。
因橋而得名的八里橋公園,在建設時自然也飽含文化底蘊。
公園東側、北側,各設置了兩處大型歷史浮雕。駐足細看,熙熙攘攘的漕運時代仿佛撲面而來,恍若到了一座露天的漕運博物館。
在園子里逛了一圈,家住附近的崔海闊感到驚喜。他告訴記者,早在2009年這里就是一處公園。這些年來,園內設施漸漸老化,植物苗木層次缺失、長勢欠佳。“去年12月,公園開始封閉改造。這次亮相,把我們都驚艷了!”
重張的八里橋公園總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設置了八里橋舊址、現狀公園入口、主題雕塑、中心水景、北部文化廣場五個重要景觀,并一路貫穿,成為了集歷史傳承、漕運文化再現、宣傳教育基地、綠化美化、健身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大型漕運歷史文化主題城市公園。
長安街延長線朝陽段全長14.8公里,景觀提升總面積將達到143萬平方米。八里橋公園之外,還新添了楊閘村綠地、東會村三角地等景觀節點。全部完工后,將使連接城市核心區和副中心的廊道設施更完備、景觀更優美、品質更高端。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