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錦城綠道將深入研究“綠道模式”
近日,記者從成都天府綠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獲悉,錦城綠道多個新區將在2020年逐步開放,其中包括中和濕地外側、成自瀘高速至成渝高鐵繞外、七彩田野二期(黃沙河區域)、成渝高鐵至成龍大道繞外、花田濕地、驛都大道至洪源一路、玉石濕地繞內、玉石濕地繞外、青龍湖繞外、錦城湖234號湖都將在2020年陸續和市民見面。
據介紹,截至目前,錦城綠道完成各項專項設計30余項、專業設計150余項。項目開工約420公里,建成約310公里,在建景觀提升10000畝,到2020年9月全環一級綠道全面貫通。同時,錦城公園規劃占地133平方公里,計劃2020年基本成形。成都天府綠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隨著更多的區域開放,未來天府綠道將形成一條‘城市翡翠項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吃在公園里、住在公園邊、游在公園中的新型生活方式將成為成都城市生活的新熱點,天府綠道的生態、生活、生產紅利將惠及每一位成都市民和游客。”
“開放的新區域不僅是城市綠道慢行系統的一部分,還承載著文化、體育、休閑等功能。”在該負責人看來,隨著天府綠道內錦城湖公園、桂溪生態公園、江家藝苑、青龍湖等區域不斷開放,將引導成都市民生活從傳統的茶館、商業綜合體等轉向綠道進發。
據介紹,錦城綠道發揮生態本底優勢,借助意大利、荷蘭等國的知名品牌、技術實力,深入研究標準農業、旅游農業、景觀農業的“綠道模式”,已完成農業種植407畝。還引入“互聯網+”現代農業、農產品電子商務、科技人文農田藝術、VR虛擬現實技術等新模式,延伸開展農業主題科研示范、文化科普、休閑旅游等活動,拓展傳統農業產業業態,促進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新型都市農業發展。
同時,成都以國際化生態旅游綜合體為載體,探索植入DISCOVERY、BBC等世界級文化IP,放大北湖片區熊貓IP品牌效應,吸引人才聚集、國際關注,形成“文旅+文創+科技”的多元化文化產業集群。還按照“引流、分流、停留”的消費邏輯設置人流動線,結合園區定位嘗試引入國際化主力商家,同步邀請國際知名餐飲、零售企業做好末端消費布局,提升綠道商業消費品質和消費體驗。
2019年,錦城公園已成功舉辦“豆瓣紅國際嘉年華”“天府綠道SUP槳板國際公開賽”“Green Life”鮮花市集等200余場活動,成為促進對外交流、彰顯城市魅力的新高地。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