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征收化石燃料稅支持森林保護
2月12日,《自然》網站刊登了一篇題為《采取碳稅的辦法保護熱帶森林》的文章。文章作者愛德華·巴比爾、里卡多·洛扎諾、卡洛斯·曼努埃爾·羅德里格斯和塞巴斯蒂安·特羅昂提出,征收化石燃料稅有助于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遏制氣候變化。
他們指出,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必須制止熱帶國家的森林破壞。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物種都生存在熱帶,而且熱帶森林吸收了人類活動釋放到大氣中的大量二氧化碳。保護這些森林,對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至關重要。
保護、恢復和改善土地管理,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遏制全球變暖的方案,被統稱為“自然解決方案”。
遺憾的是,無論在熱帶國家還是在全球,保護、恢復和改善土地管理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方面的投資嚴重不足。
這篇文章的作者敦促更多有熱帶森林的國家,即在南美洲和中美洲、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國家,采取碳稅的辦法來彌補資金的嚴重缺口——對化石燃料征稅,投資于自然解決方案。這種政策可以減少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使用,并調動國內資金用于適應和緩解氣候變化。
哥斯達黎加和哥倫比亞都這樣做了。如果其他擁有熱帶森林的國家都能推出類似的熱帶碳稅,每年將能籌集18億美元,投資于自然保護與恢復。
這篇文章的作者同時也呼吁,各國政府、開發銀行、金融投資者和非政府組織支持那些需要財政和技術幫助的國家執行這一政策,并確保所籌集的資金得到高效使用。
以下是他們在文章中討論的重要問題和主要觀點。
森林破壞帶來雙重威脅
高達70%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只存在于17個生物多樣性“巨型”國家。其中,13個國家擁有熱帶森林。目前,有超過3/4的物種生活在熱帶地區。
在2018年,這些國家損失了近73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大致相當于巴拿馬。據估計,這占全球森林砍伐的近30%,所釋放的碳可能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7%。
幾乎1/4的人類排放來自農業、林業、纖維和牲畜生產。如果熱帶森林遭到破壞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50年,全球將失去近2.89億公頃熱帶森林,幾乎相當于印度的國土面積。這不僅將導致大量碳排放,而且將使大量物種瀕臨滅絕。
恢復森林是固定碳的好方法
減少熱帶地區土地的轉換,特別是減少森林、泥炭地和紅樹林的轉換,是快速而廉價的阻止這種趨勢的方法。
實現巴黎協議目標,除了要減少化石燃料排放,還有高達37%的排放需要其他措施來解決。據估計,緩解溫室氣體排放標準措施的成本是每噸二氧化碳當量100美元。而自然緩解方案的成本可能每噸不到10美元。
全球排放的大約1/3可以通過生態系統保護、恢復和管理來消除,可是2017年-2018年,生態系統保護、恢復和管理僅僅獲得了3%的全球氣候緩解資金,而其余大部分資金都被用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和低碳運輸了。
今后一段時間,國際社會不太可能再提供額外的資金。而對于熱帶國家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來說,援助和其他資金已經非常短缺。因此,這些國家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方式來資助應對氣候變化的自然解決方案。
實踐證明碳稅辦法可行
哥斯達黎加和哥倫比亞進行了碳稅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進展。
自1997年以來,哥斯達黎加征收了3.5%的化石燃料稅,現在每年為2650萬美元。
這項稅收的執行幾乎沒有遭到反對,因為該稅已納入其他財政改革。對化石燃料使用者的調查表明,如果收入用于森林養護,他們不反對。
哥斯達黎加為投資自然解決方案籌集的資金創建了國家森林基金(FONAFIFO)。從1997年到2018年,這筆資金支付給全國23.5%的土地所有者,被用于保護100萬公頃成熟森林和7.1萬公頃再造林項目。
基金運作的透明度和問責制,對其成功和持續受歡迎至關重要。
20世紀80年代,哥斯達黎加的森林砍伐率居世界前列。從1986年至2013年,哥斯達黎加的森林覆蓋率翻了一番以上,上升到53%。化石燃料稅、牲畜養殖不再像過去那樣賺錢以及保護區和生態旅游的擴大,都是讓森林覆蓋率增加的原因。由碳稅資助的自然解決方案,在遠離保護區及其緩沖區的地方效果特別好。
哥倫比亞在2016年推出碳稅,作為全面財政改革的一部分。這些方案獲得了廣泛的政治支持。碳稅是由財政部和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制定的,從生產或進口化石燃料的企業收取。
哥倫比亞每噸碳排放征稅5美元,2017年收入1.48億美元,2018年收入9100萬美元。這些資金作為哥倫比亞和平基金,其中25%用于管理沿海侵蝕、減少和監測毀林、保護水源、保護戰略生態系統和應對氣候變化。還有5%被用來加強國家保護區建設。另外,還有一部分用于加強環境信息系統項目(SIAC)建設。
一種被稱為碳中和的機制允許企業通過從遵守國際公認標準的養護和恢復項目中購買經認證的碳信用,來減輕其稅收負擔。
投資自然有助于減貧
對于通過碳稅資助自然氣候解決方案來說,目前存在著3種異議:一是這可能會導致“泄漏”——將毀林轉移到其他地區,二是可能降低通過可再生能源減排的積極性,三是稅收可能被用于其他目的。
實際上,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國家稅收計劃減少了每個國家“泄漏”的可能性。氣候變化問題政府間小組的模擬表明,可再生能源生產和自然氣候解決方案都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重性意味著,同時遏制這兩種危機是熱帶森林國家發展的優先重點。
哥斯達黎加和哥倫比亞的例子表明,投資保護生物多樣性以減少碳排放,對貧困人口有利。因為這種投資除了土地所有者和公園外,還有更廣泛的社會效益。在哥斯達黎加,森林和高度貧困往往存在于同一地區,用于養護的收入也有助于社會發展。
據估計,飲用水供應、糧食供應和文化服務等生態系統服務占農村窮人和生活在森林中的人口收入和生計的50%至90%。這些服務可以為消除極端貧困、實現零饑餓、改善健康和滿足聯合國14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12個目標作出重要貢獻。
(信息來源:《自然》https://www.nature.com/)
編輯:崔京榮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