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國內外大都市如何規劃建設濱水城市
濱水地區是一個城市非常珍貴的資源,也是城市發展富有挑戰性的一個機會。它是人們逃離擁擠的、壓力鍋式的城市生活的機會,也是人們在城市生活中呼吸清新空氣的機會。
——(美)查爾斯·摩爾
城市因水而誕生,文明隨城市而勃興。許多世界名城都與水有著親密關系,河流給城市帶來靈氣,城市人民依水而居,以水為樂。IFLA聯合會亞太主席高野文彰曾說過:城市、河流、人民應該是共生關系。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規劃設計分會副理事長鄭占峰認為,濱水地區往往是城市最有活力的地區,它能帶動城市的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發展,也能體現城市的風貌和活力。
如今,濱水城市不但是很多國內城市追求的目標,也已成為全世界規劃、設計、城市建設領域的熱門話題。國家發改委新近發布的北京通州與河北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中,就在城鄉風貌、生態環境、市政基礎設施等方面都提到了關于“水”的內容。近些年來,許多大城市都在通過建設濕地公園、水系廊道,修復水岸生態等方法,打造各具特色的濱水城市。
北京
打造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濱水景觀
被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通州,是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數年前,由易蘭擔綱設計的京杭大運河北京通州城市段項目,在保護生態環境、發展區域原有自然生態的前提下,提煉運河歷史文化的設計元素,為北京展現了一個現代城市濱水空間,在“島影、塔影、樓影、樹影”的總體景觀設計理念指導下,創造了一個有文化底蘊的現代城市濱水景觀環境。
京杭大運河北京通州段
北京通州運河文化廣場
而根據《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未來通州將貫通約163公里連續濱水岸線,將超過1/4面積、約40平方公里濱水空間打造成生態化、人性化的活力地區,城市副中心將實現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按照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的綜合平衡設計,主要道路兩邊都留出生態綠帶的空間,每個重要節點都有大樹、植物、綠色空間、遮蔭亭等,不光滿足人使用的舒適度,同時滿足生物多樣性、動物遷徙等功能。
北京通州與河北北三縣以潮白河為界。潮白河是北京第二大河,歷史文化也相當悠久。
最新的協同發展規劃提出,要嚴格管控潮白河沿岸、北運河沿岸的濱水天際線,濱水地區采用退臺式高度控制,留出通河、觀山等景觀視廊和生態走廊。在潮白河和北運河兩河之間規劃大尺度生態綠洲,建設多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及主要水系廊道。同時還將依托兩河良好生態資源,以提高生物多樣性為目標,開展水生態系統修復與建設。
北京通州與河北以潮白河為界
北京通州運河城市段景觀設計
杭州
錢塘江兩岸打造世界級濱水綠廊
杭州是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山水城市。2017年,該市提出從跨江發展到擁江發展的戰略。在2017年的第五輪錢塘江規劃中,加入了更多的擁江發展元素,由濱江空間、景觀規劃,走向城市、產業、交通、景觀、生態、文化等多要素相協調的綜合型戰略規劃。
2020年1月,《錢塘江流域兩岸總體城市設計(草案)》公示。根據草案,在自然地景特質方面,通過梳理各景觀要素于流域范圍內的分布情況,依次總結自上游向下游的核心景觀特征為泊、谷、灘、原。根據這些不同區域的核心景觀特征,制定了與山體高遠關系、水面寬度、視野廣度相適宜的“顯山露水”的景觀控制策略。
2020年2月,杭州市批復同意《錢塘江兩岸園林綠化風貌建設導則》。未來,錢塘江兩岸將被打造成為集優良生態環境、鮮明植物主題、深厚文化內涵、大的景觀尺度、藍綠相依風貌特征、主次分明景觀格局為一體的世界級濱水綠廊。《導則》對錢塘江兩岸濱江地區劃分為三類岸線。在城市道路方面,也將重點打造濱水主要城市道路的園林綠化風貌。
錢塘江畔俯瞰杭州
錢塘江兩岸園林綠化風貌設計
上海
濱水改造讓蘇州河重回城市中心
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興。市區的蘇州河沿岸具有豐富人文資源和濱水景觀,是密集城市中稀有的城市開敞空間,被定位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區,對標國際一流濱水區進行規劃設計,打造歷史文化之旅,形成濱水活動中樞、文化藝術地標和市民休閑地帶。
Sasaki在上海蘇州河兩岸城市設計國際設計競賽中奪得第一名。長久以來,蘇州河是地理上和大眾心理上的分界線:南岸是繁華發達的靜安區,北岸是邊緣化的閘北區。兩區合并后,位于市中心、長達12.5公里的一線河濱區得以整合。Sasaki的規劃設計方案將此視為給濱水地區帶來重生的機會。
為了充分挖掘蘇州河區域的潛能,Sasaki的規劃設計方案中重點拓展濱河區域,連通相鄰的城市地塊。設計提出為公眾創造一個由休閑河岸以及活力臨街城市界面勾勒的都市文化流域。設計還打破了常規思維,沒有被河流的線性特點所限制,而將原本單一的河道重新布局,沿河設置城市節點和綠地公園,制造富有韻律的空間秩序。同時增強濱水區與鄰近區域的互動關系,還引入了階梯濕地,用以恢復原生棲息地、應對雨洪影響,以及為公眾提供親水活動空間。河流沿岸的舊倉庫則被改造為文化項目,防洪墻也被改造為城市畫廊。
上海蘇州河兩岸城市設計
上海蘇州河兩岸城市設計
紐約
隱藏生產功能留下優美城市天際線
不同于國內的很多濱海大城市,紐約市區朝向紐約灣的一側,是以商務、商業、居住、旅游等功能為支撐的城市核心生活區,而不是港口碼頭、倉儲物流、船廠工業等生產區。這樣的功能布局,主要是規劃控制的效果。通過合理規劃濱水區產業和空間,使得港口功能“隱藏”于“身后”,而讓哈德遜河和紐約灣的開敞空間內留下優美的城市天際線,形成紐約城市濱水空間的特色。
紐約灣濱水區規劃設計值得學習借鑒之處,除了標志性的城市濱海天際線外,還有濱水綠色空間建設。圍繞哈德遜河和伊斯特河形成的三角形濱海空間,以自由島為核心,沿岸各地相繼開拓出自由州公園、炮臺公園、總督島等一系列面向紐約灣的濱水綠色空間。另外,在保存部分功能的同時,還更新了歷史濱水設施,騰出了寶貴的濱水岸線。
紐約城市天際線
紐約總督島濱水綠色空間
奧克蘭
傳統濱水景觀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奧克蘭是新西蘭北部的濱海城市,也是該國的最大城市。過去的一二十年中,奧克蘭的濱水區經過了多次改造。在奧克蘭新建的溫耶德區,設計師設計了一個景觀長廊,將廢棄的濱海工業區變成了一個有層次、多功能、傳統景觀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濱水改造范例。
這一濱水空間設計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延長現有的漁業和海洋工業作業時間,從而有力地展現當地歷史文化,也最好詮釋了當地的考古學價值。毗鄰碼頭長廊的包括集裝箱貨運、碼頭擺渡和捕魚業等多種行業在內的經營項目,以前都不對公眾開放,設計師將這些融入碼頭的設計,帶給人們特別的景觀體驗。
另外,還將一塊開闊的濕地設計為生物滯留地,可以在暴雨季節收集降水。雨水花園則以新西蘭特有的毛利文化為主要內容。這一設計融合了生態保護、生態修復與旅游游憩功能,讓奧克蘭的濱水城市特色得到了極大的彰顯。
奧克蘭濱水城市改造 © Simon Devitt
奧克蘭濱水城市改造 © Simon Devitt
結語
隨著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速,許多城市的濱水區面臨轉型升級。如何高水平規劃濱水地區生態、景觀與產業發展,科學布局各種功能設施,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并彰顯地域特色,建成具有獨特韻味的濱水城市,值得規劃設計者深入思考和研究。
部分資料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Landezine、中國海洋報、Sasaki Associates等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