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aki丨武漢楊春湖商務區
項目名稱:武漢楊春湖商務區
項目地址:中國武漢
項目面積:1,800 公頃 (4,448 英畝)
客戶單位:武漢市規劃研究院、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服務范圍: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景觀建筑
設計單位:Sasaki
坐落于長江之濱,武漢是中國中部自古以來的通都大邑,享“九省通衢”之美名,今日的武漢依舊是經濟與交通重鎮,并持續開拓不斷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武漢快速增長的科技創新力量,將引領中國下一波的發展浪潮。
中國高速鐵路網絡的迅速鋪開,強力驅動著全國城市與區域的發展。楊春湖高鐵商務區緊鄰武漢高鐵站,城市發展與高鐵交通的耦合,正是中國高鐵舉措成功的典型案例。Sasaki 聯合奧雅納(Arup)、仲量聯行( JLL)以及武漢市規劃研究院的跨學科團隊, 共同推進高鐵商務區的規劃設計。近期,本規劃正式通過了市級決議,標志著武漢在實現商務區美好愿景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且富有遠見的一步。
曾經位于市郊的楊春湖地區,由于武漢人口的迅速增長,人居密度迅速上升,但規劃與愿景的缺位導致區域無法承載城市的擴張需求。原有的建設占據了湖岸,這樣雖然為城市發展贏得了相應空間,但是也導致了區域內的水質惡化。與此同時,位于湖岸的大型垃圾填埋場也是重要的環境隱患。Sasaki 的團隊針對這些現狀條件,提出了五項關鍵補救策略以應對相應的環境挑戰。
第一項策略是結合兩港公園的建設, 對區域內水道進行系統性梳理與自然化處理。通過軟化原有的硬質渠道,設計重塑了水系內的自然過程,相關舉措包括:將水系重新連接至湖體泄洪區,調蓄雨水以減少洪澇的影響,重塑河岸生境,增加人行系統與野生動物生境的連接性等。
其次,規劃沿湖岸設置了一系列人造濕地,這一策略將凈化城市地表徑流,并為鳥類、兩棲類、水生及陸生生物提供多樣的棲息地。濕地中還設置了一系列棧道與小徑,并與片區內內其他慢行系統相連,創建連續的公共水岸。
第三項策略是在整個區域中,延伸東湖綠道系統。綠道的設置順應了場地現有水系及主要道路,其創造的城市森林提供了諸多重要功能,包括:動植物生境的營造,通過蔭蔽周邊建筑以減小能耗,以及為行人提供舒適的微氣候等。
第四,區域內各街區均設置有口袋公園,所有居民均可在 10 分鐘內步行到達。口袋公園滿足了居民日常休閑的需求,提供游樂場及運動場等設施,于此同時也結合了雨水花園,在收集、清潔地表徑流,補充地下水的同時,減少了城市洪澇的風險。最后一項策略,是在原有填埋場的基礎上,設置全新的中央公園。設計將曾經令人嗤之以鼻的城市創傷,轉變為休閑與生態的活力中心。以上五項策略結合,一共為商務區提供了 368 公頃全新的公共空間。這一公共空間網絡連接整個商務區,提供了多樣的景觀類型,創造了令人難忘的城市體驗。
由環境改進措施及景觀干預手段構成的綠網結構,將整個商務區緊緊整合其中。規劃進一步設置了全面的慢行系統網絡,創造了更加安全的,符合人尺度的步行環境,并將區域內的公園、廣場、街道空間整合其中。南北向的街道及線性公共空間,將區域內景觀連接至湖區,使市民可以更舒適地到達湖岸,并在城市中創造了視覺通廊。
區域采用了高密度小街區的道路網絡,并為未來的出行模式提供了相應路徑,一系列舉措構造了系統的城市設計策略。規劃精心考慮了如何保留原有的居住區,減少對現有社會網絡的破壞;與此同時提供了優化導則,在現有住區內部創造更豐富的土地利用類型。這一導則在為現有居民提供更多工作機會的同時,也為區域未來發展留有余地。規劃繪制一份以景觀環境為綱的城市藍圖,在對生態環境的積極動議中,定義了武漢發展的新世代。
編輯:李海英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