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織開展首屆鄉村振興國際聯合畢業設計的通知
各參賽院校:
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將特色城鎮建設作為現階段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如何面向時代需求,統籌城鄉規劃,創造兼具地域特色與國際視野的傳統村落空間價值,是當下城鄉建設者、管理者面臨的首要挑戰。
于此背景下,園冶杯組委會聯合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湖南大學建筑設計院、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等國內外院校共同發起了鄉村振興國際聯合畢業設計競賽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競賽背景
在鄉村改建與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對在地文化及歷史的傳承注入更多思考和機遇。回到鄉村,慰藉鄉愁,面對村落、村民與村中傳統技藝這一有機整體,以設計與創新之合力激活鄉村原有空間,尋找鄉村自內而外的活力之源是當下社會各界最為關注的話題。同時,將原住民文化與新文化的逐漸融入、升華,用文化和創意實現鄉村的完美轉身,是當前中國鄉村復興方式中對于鄉村內涵保留最為積極的探索路徑。
有鑒于此,本次競賽將選取兼具地域特色和發展潛能的實際環境作為基底,面向國內外城鄉規劃、建筑學、風景園林、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相關高校師生,征集有創意的鄉村空間設計與業態策劃方案。競賽鼓勵參賽者自主選點、自發研究。題目與功能自定,但需呼應建筑現狀、場地環境與地域文化,并對可實施性有合理化考慮。
二、題目解析
鄉村建設的關鍵在于產業復興、鄉村風貌的改善,特別是注重喚起原住民對新生活的希望,讓“文化”留在鄉村。鄉村振興聯合畢業設計就是要續寫文化造物的文脈,重拾智慧的基因,激發蘊藏在鄉村之中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尋找根植于心的中華文化生命。
本次競賽將以“鄉村振興與特色城鎮”為題,提升鄉村建筑空間趣味性為核心、以摒棄大拆大建的建設理念為指導,對傳統建筑進行改造并策劃與之匹配的功能業態。競賽要求參賽者以地域文化為起點,以當下鄉村產業發展落后、資源亟待開發、人口流失嚴重等問題為切入點,通過設計的力量推動村落復興,在傳承鄉村生活美學的過程中尋找失去的文化記憶,重建鄉村文化的自信。
三、項目選址
參與聯合設計的各高校自選某一鄉鎮作為項目基地,如山村、漁村、礦區等,并應與當地相關政府、企業建立互動聯系,探索項目落地的可行性。
四、設計原則
1、尊重歷史,保護為先
傳統村落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和文化價值,承載著人文遺存和歷史影響的雙重屬性。參賽者須尊重場地,最大限度地保護古建筑本體,并結合周邊環境,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繼而全面展現在地歷史文化內涵和社會人文特征。
2、傳承文化,體現特色
參賽者需充分挖掘當地歷史文化資源,延續和發揚其獨特的文化精神,全面系統地研究建筑與文化、建筑與環境、建筑與技術以及功能與形式之間的關系,創作出具有合理空間品質、設備配置、視覺氛圍的適應現階段鄉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方案,從而展現參賽者本身空間塑造、構成與創新能力。
3、業態先導,創意創新
參賽者需明確所改造建筑的功能定位,提煉策劃主題,突出唯一性的形象概念(設計特色形象、社會功能形象、活動組織形象、品牌認知形象);以文態、業態、形態、生態“四態合一”工作方法,從業態策劃入手,提出整體設計目標、主導設計理念;針對性提出功能布局及空間意向,并就公共活動、商業模式等方面提出簡要運營策略。
業態需對基地的文化內涵進行提煉,鼓勵有創新精神的活動策劃,并注重落地性和可實施性,最終達到聚集活力、引領生活方式、帶動區域發展的目的。
五、設計內容及要求
1、設計須為參賽者原創,方案應結合在地歷史文化和自然環境,在保護傳統建筑風貌的前提下,兼具創意性、趣味性與實踐性;
2、方案應注明材料、建造形式與建造工藝,同時提供后期使用或運營的建議,要求以地域性、可持續性為原則,充分利用當地工匠、地方材料,對傳統建造技藝與文化傳承等提出新的思考與表達;
3、設計應充分考量多元化人群的需求,提供適宜于當地村民及外來游客使用的空間;
4、功能自擬,可包括但不僅限于文創教育、藝術展覽、餐飲娛樂,以彰顯地域特色,促進文化、經濟交流;
5、布局合理、動線流暢,與周邊環境形成對話,體現作品整體性,此外,設計應標注主要出入口、流線等,并考慮水系、照明、無障礙設施等。
六、競賽流程
1、報名
競賽面向國內外設計相關專業的在校師生公開招募,同時鼓勵跨專業、跨學科師生參加。
參賽者自由報名、公開競賽,可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參賽。每組成員不超過6人,并確定1名組長,指導教師不超過3名。
所有參賽小組須于前2021年9月30日(北京時間)前填寫報名表,逾期者無效。請嚴格按參賽資格要求在園冶杯官網(yyb.yuanyebei.com)報名,組委會將對參賽資格進行審核,通過審核者將得到一個報名號。
2、作品提交
參賽作品須于2022年5月1日17:00(北京時間),上傳云盤(指定云盤會在提交作品的時候在后臺顯示)。參賽者一律提交電子版作品(包括圖紙及相關文件),競賽組委會不接收任何紙質版作品。上傳作品應以文件夾的形式命名:報名號+主創名。競賽組委會收到作品后,不自動回復郵件確認,組委會將單獨聯系未按提交規定提交作品的作者或指導老師。
3、評審
國際聯合畢業設計將由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和參賽高校的學科帶頭人組成評委會,并設立主席、副主席、委員和成員。
組委會將組織專家對參與聯合畢設的所有作品進行評審,并分為文化創生、社區合作、產業活化三個方向,分2次進行評圖。中期評圖采取統一組織分期進行的線上方式進行,每期推選評委會的主評委參與評圖,其他委員或成員可以線上觀摩;終期評圖采用“評圖+答辯”的形式,統一組織進行。
4、答疑
有關競賽的疑問請發郵件至郵箱yyb@www.kstxie.cn、致電+86(0)10 88360800;或加入QQ群908231577。
七、作品提交標準
1、語言:競賽官方語言為中文和英文(標題和主要設計說明的使用語言中必須包含英文)。中國參賽者提供中文和英文雙語圖紙;國際參賽者提供英文圖紙。
2、國際標準單位(如米、毫米等)。
3、提交清單:
(1)作品圖紙需提交兩張及以上A0(841mm×1189mm)圖紙,包括場地分析、總平面圖、剖面圖、效果圖等以及必要的設計分析圖,其他圖紙內容參賽者可自行確定。
(2)每組作品需要保存2種規格:網展圖及評審圖,以jpg格式圖片提交。網展圖上傳網站,要求大小在800k以內;評審圖要求分辨率不低于300dpi,總大小不能超過20M(否則無效)。
(3)每組作品需含3分鐘視頻說明基地特性。
(4)作品評審圖及視頻文件上傳官方指定云盤,以文件夾的形式命名:報名號+主創名;
4、文件資料:
(1)參賽者須在提交作品的郵件中附加可辨認的身份證明掃描件(中國大陸地區參賽者提供身份證掃描件,中國港澳臺地區和國際參賽者提供護照掃描件),若為團隊形式參賽,則需提供所有小組成員的身份證明掃描件。
(2)作品提交須附有一個以作品名稱命名的文本(TXT /WORD格式),其包含小組所有參賽者姓名、學校和院系全名、報名序列號、電子郵箱、電話號碼、作品名稱及設計說明。
(3)每組作品須附帶一份版權說明表,全組人手寫簽字后掃描,隨作品一起上傳云盤。
八、日程安排
報名時間:2021年8月31日-2021年9月30日
啟動儀式:2022年1月16日
中期評圖:中國港澳臺地區和國際院校2022年1月
中國內地院校2022年3月
終期答辯:2022年5月
配合校方要求及郷村振興理念,分為四個階段完成設計階段
九、獎項設置
競賽將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和榮譽獎,對獲得一二等獎作品的指導老師授予“優秀指導老師”稱號;同時授予設立鄉村振興聯合畢設獎學金、助學金以及贊助企業和個人“社會責任獎”稱號。
獲獎作品組織在園冶頒獎盛典上頒發獲獎證書和獎品,對一等獎作品進行現場展覽,獲獎師生在亞洲鄉村振興與特色城鎮主題論壇上進行作品分享。同時組委會組織對獲獎作品建立專題網頁進行推廣,獲獎作品在園冶杯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并對一、二等獎作品進行專訪和作品解讀。
十、其他
1. 參賽者須遵守本競賽內容及競賽規則;主辦單位對競賽規則擁有最終解釋權。
2. 電子圖紙中不得出現任何有關作者姓名和所在單位或院校的文字或圖案,不符合規定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3. 參賽者擁有參賽作品的版權,但主辦方有權行使參賽作品署名權以外的其他版權權利。
4. 參賽方案所有內容均須原創,不得包含任何侵犯第三方知識產權的行為。如發生侵權行為,主辦單位不承擔由此引發的任何連帶責任。
5.使用他人曾在公開場合發表過的創意的作品或參加過其他競賽的作品,不允許參加競賽,一經發現或被舉報,將取消獲獎資格。
6.為加強與國際聯合畢業設計的組織領導,由發起院校和主要參與院校的有關領導組成聯合畢業設計組委會。組委會將設立主任、副主任、委員和成員。候選委員需由學院領導擔任。請各參與高校推薦院校(系)領導為組委會委員或成員,并指派一名教師擔任聯絡員。相關推薦表蓋章掃描后發送至組委會秘書處郵箱yyb@www.kstxie.cn。
7.聯系方式
郵箱:yyb@www.kstxie.cn;聯系電話:+86(0)10 88360800;
參賽學生QQ群:908231577;官方微信公眾號:園冶杯組委會
二〇二二年一月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