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有清聲丨景賢書院,一座元代書院的重生
項目概述
景賢書院位于河南省博愛縣李商隱公園對面,焦作新材料職業學院內,是為紀念元代名儒許衡所建的一處書院建筑群,總建筑面積2000㎡,目前尚在建設之中。元代教育家許衡奉詔創辦景賢書院,教授懷孟生徒,全國各地求學者絡繹不絕。由于書院歷史悠久,建設期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各級領導也多次組織到現場考察和指導工作。
新建景賢書院采用傳統中軸線布局,以中心庭院為中心形成“南北三進”、“東西三路”的建筑群體組合,有機地將“南方天井院”與“北方合院”結合。書院門口景觀打造不食道旁梨的景觀節點,宣傳君子“慎獨”的文化品格。許衡主持編寫《授時歷》,中軸線庭院以“四季”、“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紀念他在天文歷法上的貢獻。許衡曾任國子監祭酒,東路一進小院以國槐為主景,紀念許衡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
設計理念
許衡身處亂世,仍能“正心明道,懷德自重”。2023年《求是》第13期刊登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努力成長為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在講“守住拒腐防變防線”問題中曾引用許衡“梨雖無主,我心有主”的故事,告誡中青年干部應守住內心,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與歷史上的景賢書院不同,復建的景賢書院是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書院文化結合,有歷史淵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蘊,與現代化的教育設施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現建景賢書院像岳麓書院一樣,將現代大學教育與傳統書院制相結合,形成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研學基地,同時也成為國內外學者學習許衡文化的重要文化交流場所。以許衡相關的故事及其作出的重要貢獻作為主題,宣傳其文化品格與重要貢獻,以啟迪當代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設計亮點與難點
景賢書院包含從規劃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設計環節。兼具傳統書院格局和現代書院、圖書館、展覽、學術報告、許衡文化交流、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等功能,因此在規劃與設計中應兼具“空間實用+功能活用”原則。
在規劃方面,以傳統書院布局為出發,依據北高南低特點,與中國四大古書院之嵩陽書院特點相似,自南向北拾階而上景賢書院牌樓通過縱向狹長的竹林通往書院大門,大門前是一個橫向長方形廣場,通過大門進入方形院落,院落以游廊環繞,四隅為方形池,寓意“四季”。中心院落東、西二路分別是人文社科(格物院)、自然科學(致知院)開架閱覽室。中軸線座中為書院院中廳,是古代重要的禮儀場所,目前為展覽廳。中廳后為國學講堂(明德院),講堂東、西分別為誠意院和正心院。誠意院前四合院內設“考舍”,將傳統考試與圖書館獨立閱覽結合。整體布局依山就勢,自南向北層層抬高,形成縱向三進院落,東、中、西三路格局。
建筑設計方面,考慮傳統書院功能和現代功能相結合,將現代書院、圖書館、展覽、學術報告、許衡文化交流、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等功能融入書院。中軸線最南側建筑物為牌樓,牌樓東設十里亭,還原懷孟生徒入學場景,大門面闊三間,建筑與周邊環境協調。中路前院加游廊,廊內作展覽之用。東、西路一進院為人文科學、自然科學閱覽入口,東西路二進分別為接待和師生學習與交流場所。
景觀設計方面,考慮博愛古代書院周邊場景,以及許衡詩句中多有竹林場景如“竹有清聲月自明”、“水自清聲竹有風”,入口前為大面積的竹林,多條小路被竹子環繞。博愛為“太行山下小江南”,豐富的物產,山、水、植被(博愛盛產竹)、建筑相映成趣,竹間十里亭、道旁梨樹(梨樹,可食用)、院中槐樹、杏樹(杏壇講學,此處采用銀杏樹,不可食用,與梨樹區分)相得益彰。
室內設計方面,考慮書院、展覽館、現代圖書館等功能。設計難點在于如何將現代功能與傳統空間完美結合,在不破壞傳統建筑結構和布局基礎上,營造出聲、光、熱完美結合的空間意向。
結語
許衡是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天文學家,是自宋代二程、朱熹之后的理學傳承人。通過新建景賢書院,有效利用好許衡相關文化資源,講好許衡故事,可以繼承和弘揚許衡文化,給青少年未來播下科學、文學、醫學的種子,也為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者提供良好的研學環境。
項目名稱:景賢書院
項目地點:河南省焦作市
業主單位:焦作新材料職業學院
設計單位:河南理工大學
主創設計:張萍、方育飯、許迎春、王明利等
設計團隊:筑夢營造、焦作市文航古建筑有限公司等
施工單位:河南省天杰古建園林有限公司、焦作市文航古建筑有限公司
項目時間:2021年-2024年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知名風景園林學家劉秀晨先生逝世
畢生致力于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和管理工作【詳細】
北京市綠道系統專項規劃草案公示
擬構建“兩軸統領、四環多廊、循山成線、依水成網”的【詳細】
推進文旅體旅融合 河北冰雪游活力迸發
2024年伊始,河北冰雪游迅速升溫,各大雪場紛紛“開板”“開滑”,“冷資源”加速形成“熱產業”,冰雪旅游產品密集亮相,各種利好政策紛紛出臺,與其他類型的旅游資源交相輝映,燕趙大地游客如織,呈現勃勃生機【詳細】
江蘇國土綠化規劃綱要確立六大重點工程
《綱要》以挖潛增綠、提質增效、惠民利民為主線,堅持國土綠化與彩色化、珍貴化、效益化有機結合,提出了2023—2030年全省國土綠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規劃布局、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