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敦煌:探索文旅新業態 來鳴沙山聽星空演唱會
甘肅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的無人機表演。記者 宋朝軍攝
游客井濤一家在鳴沙山的沙坡上聽演唱會。記者 宋朝軍攝
甘肅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孫立君攝(影像中國)
夜幕降臨,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人頭攢動。來自陜西省西安市的游客井濤一家三口坐在鳴沙山的沙坡上,伴隨著音樂律動、光影變幻,欣賞一場萬人星空演唱會。
這場演唱會,井濤和家人期待已久。今年6月15日,2024年鳴沙山月牙泉萬人星空演唱會開演。看到相關信息,井濤和妻子當即把這場演唱會列入了暑期旅行計劃。
井濤和妻子都是教師,趁著暑假,一家人自駕來到敦煌,一大早就進入鳴沙山月牙泉景區,不僅欣賞了連綿的金色沙丘,還特地選好了晚上聽演唱會的位置。“白天逛景區感受自然風光,晚上坐在沙坡上聽演唱會,感覺很浪漫。”井濤說。
一個景區,兩種感受。今年暑期,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為豐富文旅體驗鉚足了勁兒。“豐富游客的文旅體驗,要從整體設計上發力。”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月月說。
鳴沙山中午、下午溫度較高,不適合戶外游覽,如何才能兼顧白天和晚上,讓游客有更好的旅游體驗?
起初井濤也有這個擔心,但工作人員告訴他,購票后連續3天,可不限次在開放時間內進入景區。“上午我們轉完月牙泉景區,下午去市內其他景點游玩,晚上再回來聽演唱會,行程正合適。”井濤說。
景區內的小泉灣廣場和一旁的沙坡是演唱會主場地。晚上9點多,天還沒黑,沙坡上已經聚集起不少觀眾。隨著工作人員的引導,不到5分鐘,井濤一家走上登山梯,在選好的位置坐定。
夜色漸濃,演唱會正式開始。兩萬多名游客分散在3500多平方米的廣場和一整面沙山山坡上,拿起熒光棒、點亮手電筒,跟著唱起來。
32臺激光光束燈射出的光束點亮夜空,跟隨音樂節奏變換;遙遙相望,遠處沙山成為巨幕“提詞器”,6臺投影設備將歌詞投影其上。
幾曲歌罷,600架無人機緩緩飛起,凌空盤旋,隨著律動,漸次變換出“2024相約敦煌”“萬人星空演唱會”等字樣,還展現出鳴沙山月牙泉、敦煌莫高窟和絲綢之路等圖案,引來陣陣歡呼。
晚上10點多,活動結束,不少游客意猶未盡,躺在沙坡上欣賞夜空。“景區游覽車會一直在崗,直到將最后一名游客送出景區。”王月月說,多元融合的文旅體驗,成為游客選擇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的原因。
“音樂+旅游”新業態帶動效果顯著。6月20日,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比去年突破百萬大關提前16天。截至8月3日,景區今年累計接待游客230萬人次,同比增加50萬人次,上升約30%。
除了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敦煌許多景區都積極探索文旅新業態。玉門關創新推出“都尉迎賓”演出活動,雅丹景區開發了星空小屋、雅丹日落、夜游雅丹等體驗項目,陽關“甲胄”系列研學課程帶來更多新體驗……截至8月5日,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玉門關、陽關、雅丹、敦煌古城等六大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76萬余人次,相比2023年增長18.39%。
“我們將深耕敦煌文旅資源稟賦,在游客動態游線路上打造差異化、沉浸式、精品化等項目,繼續做好游客引流及配套設施保障,推動敦煌文旅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敦煌市文旅局副局長楊紅說。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蒙古國“新哈拉和林”城市規劃國際競賽揭曉
2023年,蒙古國議會大呼拉爾通過決議,在鄂爾渾河谷復建古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2024年3月18日,蒙古國政府舉辦國際競賽,為“新哈拉和林”的建設選擇全面的總體規劃【詳細】
西湖景區這些細節設計,源自習近平
為了讓西湖的保護更得民心,習近平不僅著眼大局,亦很關切“小事”【詳細】
北京:天壇公園推出3條清涼路線
3條清涼路線除天壇中軸線的主要景點外,游覽途經區域均選擇了古樹林立的樹蔭下或是有游廊覆蓋的遮陰處。3條路線均包括了丹陛橋下面西側的古樹區,這里有古樹百余棵【詳細】
哈爾濱: 親水觀鳥樂 濕地旅游熱
盛夏時節,漫步在松花江與呼蘭河交匯處的呼蘭河口濕地公園,徐徐微風拂過,三五只江鷗輕盈地隱入蘆葦。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擁有66公里的松花江岸線、70公里的呼蘭河岸線和總面積達611公頃的城市濕地,特有的生態景觀和天然的濱水環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