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陸鑾眉:建議修訂《城市綠化條例》
當前,在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背景下,面向新型城鎮化、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等戰略和行動,風景園林行業面臨著新的需求和挑戰,需要在理念、技術、模式和管理上實現創新突破和轉型發展。城市綠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人居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抓手。
全國人大代表、閩南師范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陸鑾眉
全國人大代表、閩南師范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陸鑾眉表示,我國現行的《城市綠化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1992年頒布的,最新一次修訂是2017年,主要對園林綠化施工企業資質進行了調整。近年來,不少地方行業主管部門、有關企業和行業專家反映,當前《條例》已難以適應當下城市綠化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制約了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陸鑾眉對《條例》進行全面修訂,提出了六點建議:
一、建議調整并明確條例適用范圍。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城市規劃、規劃區等概念發生變化,要進一步明確城市綠地及城市綠化行為的范疇。如,一些地方反映建議將建制鎮的園林綠化管理納入條例規定的適用范圍,將縣管鎮的公園綠地規建管工作納入管理。
二、建議強化行業主管部門事權責任和審批事項。如,明確園林綠化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權責參與城市各類工程建設項目附屬綠化的規劃條件設定、方案設計審查、實施過程監督、工程驗收認定全過程;建立并實施“綠色圖章制度”;強化“綠線”管控,劃定城市“綠線”,明確“綠線”調整審批手續,保護城市自然山水格局等。
三、建議根據行業發展的新情況填補業務空白。對于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現行《條例》未作規定的,補充和完善明確權責要求。如,城市綠化中生物多樣性保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開放共享和公園運營服務、綠道系統建設、公園更新、大樹健康管理、綠地低碳建設管養、歷史園林的保護傳承利用等。
四、建議增加對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有關要求。如支持和鼓勵科研創新推廣、建立城市綠地規劃體系并實施、建立園林綠化體檢評估制度、推動信息化智慧化發展、鼓勵和引導公眾參與等。
五、建議進一步明確政府對園林綠化資金和用地保障。應更加強調城市園林綠化的公益屬性,進一步明確保障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建設管養和治理能力建設所需的財政投入,并應明確鼓勵社會投資和全民共建;同時應明確城市在更新和發展中保障綠化用地需要,加大對綠地和綠化資源的保護。
六、建議強化監督執法、加大處罰力度。進一步細化禁止性行為規范和法律責任,對破壞侵占綠地和綠化資源、特別是古樹名木,明確有震懾力的賠償處罰數額,遏制破壞綠化的違法行為,保護綠化成果。
陸鑾眉表示,已連續八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80件建議和4件議案,均得到了相關部門的積極回應。對今年全國兩會抱有新的期待,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高度重視,科學嚴謹、與時俱進地推動修訂工作,為城市綠化事業轉型發展和高效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陸鑾眉對《條例》提出的修訂建議與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推動風景園林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宗旨高度契合。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將繼續關注《條例》修訂進程,積極參與相關政策研究和標準制定,為推動我國城市綠化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同時,學會呼吁各級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攜手推進城市綠化事業的創新與變革,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注入新動能。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何杰委員建議制定“城市更新管理法”
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何杰表示,隨著城市更新工作的全面推進,法律依據不足、管理機制不健全、利益協調復雜等問題日益凸顯【詳細】
連玉明委員:建議適時設立國家公園署
從世界范圍看,美國、加拿大等對國家公園群的規劃、保護、管理和開發,采取的是以國家為主導的國家公園群管理體制。連玉明認為,為進一步統籌好國家公園之間、省際之間、部門之間的關系,應立足實際,借鑒國際經驗,獨立設立國家公園署統籌管理國家公園【詳細】
陳建飚委員:技術賦能,高質量推進國家公園建設
通過深入調研,陳建飚發現,首批設立的國家公園通過功能區劃、生態補償、社區參與等途徑,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納入規劃建設,促進區域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詳細】
城市更新,不為“更新”而更新
城市更新,絕非僅僅是對城市面貌的簡單翻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