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 → 病蟲害防治 ![]() |
|
大葉黃楊葉斑病的處理方法
日期:2008-06-06 來源:中國景觀園林網 作者: 我要評論()
大葉黃楊是園林上常用的觀葉常綠小灌木,具有許多優點,但葉斑病的發生,會引起植株提前落葉,造成禿枝,甚至死亡,嚴重地影響了大葉黃楊的正常生長和觀賞效果。 葉斑病的癥狀:發病初期,葉上有黃色小斑點,漸漸地變為黃褐色,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斑,病斑直徑為2毫米至10毫米,病斑后期為灰褐色或灰白色,邊緣色深,病斑上著生許多小黑點,嚴重時病斑連成一片,葉片枯黃脫落。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等形態在病葉或落葉上越冬,為初侵染源。孢子由風雨傳播。次年春季隨著氣溫回升,分生孢子產生,由氣孔或剪口、傷口侵入。在河北唐山地區一般6月份開始侵染,7、8月份為侵染盛期,在8月中旬出現癥狀,8月中下旬至9月份發病嚴重,病斑擴大,出現落葉。發病的輕重與氣溫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關系,一般高溫多雨霉濕的年份發病嚴重。大葉黃楊葉斑病易與介殼蟲、蚜蟲等相伴發生,使植株病勢加重。在管理粗放、排水不暢、栽植過密、通風不良時易導致病害發生。 防治措施:本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從植株的選擇、栽植、管理上下功夫增強植株抗病性。在發生病害時要治早、治小、治好,抑制其發展。 1.消滅侵染源:冬季清除病落葉,進行焚燒或深埋,消除侵染源。 2.栽植、育苗時,選擇健壯的植株,提高抗病性。 3.加強養護管理:選擇排水良好、肥力適中的地塊,以利于植株生長,增強樹勢,提高抗病性。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發病率。 4.化學防治:病原菌侵染初期是防治的最佳時期,此時對大葉黃楊進行藥物防治,可以很好的控制病害進一步發展,常見化學藥劑有1%的波爾多液,75%的托布津1500倍液,50%的多菌靈、75%的百菌清500倍液。化學藥劑宜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噴灑一次,連續2至3次效果好。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