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 → 病蟲害防治 ![]() |
|
四川省水稻病蟲害發生動態
日期:2008-06-30 來源:四川省農業廳植保站 作者: 我要評論()
目前盆地水稻處于分蘗至拔節期,川南早稻已陸續進入孕穗期,以稻瘟病、水稻螟蟲和稻飛虱等為主的水稻病蟲總體呈現偏重發生態勢。截止6月24日,水稻主要病蟲已累計發生1722.31萬畝次,比去年同期減少46.9萬畝。 1、稻瘟病:近期全省出現了三次大范圍、較長時段的降雨過程,有利于稻瘟病的流行蔓延,發病區域迅速擴大,發病面積大幅增加。今年我省稻瘟病的發病特點:一是發病區域廣。目前全省已有20個市(州)、102個縣(區)發生稻瘟病,發病面積69.17萬畝,較去年同期增加16.87萬畝,發病區域涉及川南、川東、川北和川西等地區。二是發病品種多。據調查,目前在抗圃中已發病品種共有134個,其中宜香優、西農優、Q優等系列發病特別嚴重,營山感病品種宜香725和Q優108的病田率和病株率均達100%,平均病葉率分別為66.1%、53.6%,平均病指分別為29.7和23.6。三是流行蔓延快,發病程度重。6月24日統計,全省稻瘟病發病面積69.17萬畝,比20天前增加了46.07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16.87萬畝。據各監測點近期調查,病葉率0-7.02%-100%,平均病葉率比去年同期高3.69%;病指0-3.76-23.30,平均病指比去年同期高45.74%。其中重病田平均病葉率在80%以上,病指高達34.2,嘉陵江流域部分重病田病株率達100%,部分田塊已出現化苗。高坪重病田病葉率達85.2%,病指達64.8。 2、水稻螟蟲:目前水稻一代螟蟲發生面積為1633.83萬畝,接近于去年同期,為近年來危害較重的一年。今年水稻螟蟲發生特點一是冬后螟蟲基數高,年初的低溫雨雪天氣未對螟蟲越冬造成大的影響,近年來稻草還田、免耕田面積加大,有利于螟蟲越冬和存活。據各監測點調查,今年二化螟冬后畝殘蟲量為85~10919頭,平均1468頭,比2007年多32頭;每百根稻草活蟲數為3.62頭,比去年高44.8%。二是燈下見蛾較早,部分縣燈下見蛾量較大。全省大部分縣在4月初見蛾,比去年略晚,但早于常年。達縣4月8日始見,比去年早8天,比常年提前5天。三是田間落卵量大。據25個監測點調查,一代螟蟲高峰期累計卵塊量平均為346.13塊/畝,比去年高出13.4%。其中川東等部分地區畝卵量高,廣安畝卵塊量達3022.3塊,比去年高79.2%。四是田間枯鞘率高,據各監測點調查,目前田間平均枯鞘率為3.2%,比去年同期高3.2%。川東、川南、川東北危害嚴重,部分田塊已出現枯心團。雁江、達縣、南溪、武勝、夾江田間枯鞘率在4.8-35.3%之間。 3、稻飛虱:截止6月24日,稻飛虱見蟲面積為14.43萬畝,比2007特大發生年同期減少73.07%,但重于常年。今年稻飛虱發生特點一是燈下見蟲較晚。據監測,川東南各地燈下見蟲較上年晚10天左右。敘永5月10日燈下見蟲,比去年晚20天。二是燈下蟲量大,但少于去年同期。據川南點監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間有一次較大的遷入峰,燈下累計蟲量在371-6677頭,但遠低于去年特大發生年同期水平。截止6月10日,敘永燈下累計蟲量為2579頭,不及去年10%蟲量。截止6月15日,興文燈下累計蟲量為16980頭,比2007年減少了31888頭。三是川南部分稻田蟲口密度較高。據近期調查,目前全省田間蟲量平均為62.5頭/百叢,但川南大部分發生稻田已達防治指標。6月10日-18日調查,興文田間平均蟲量為1690.72頭/百叢,比2007年同期減少了13024.28頭,與大發生年同期相當。6月26日調查,興文和敘永田間平均蟲量達7000頭/百叢以上。 4、其它病蟲:水稻紋枯病已發生152萬畝,發生區域主要集中在川南稻區。稻縱卷葉螟發生4.88萬畝,蟲口密度為8-13頭/百叢,發生區域主要為川南、川東北和攀西地區。 據省農氣中心預報,7-8月盆南降水偏多,對穗頸瘟的發生和稻飛虱的遷入有利。汛期盆地內有3-5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利于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的遷入。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