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備受市民關注的“三宮”修繕工程正式動工。修繕過程中,將對照歷史資料和照片,采用多項特殊工藝還原古建筑群的歷史原貌,并延長其壽命。


不復原成“純粹”清代王府
負責修繕設計工作的天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張威介紹,雖然李純祠堂(“三宮”古建筑群)的前身是清代的親王府,但在此次修繕過程中,不僅要保護李純祠堂現有的清代建筑特征,也要保護在建設李純祠堂時添加的其他元素,包括不符合親王府制的古建筑元素、墓園元素、近代建筑元素等,如中軸線上的石牌坊、華表、戲樓、近代鋪裝、部分建筑的板條抹灰頂棚、門窗隔扇的五金件等。“我們會對照歷史資料和照片去還原古建筑群的原貌,例如,地上的進口花磚、配殿的吊頂和石膏線在當時都是很‘時尚’的!這些都是時間的見證、歲月的痕跡,將被充分保留。”
“披麻戴孝”延長建筑壽命
“三宮”修繕過程中將采用多項新奇的工藝。負責施工的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軍告訴記者,古建筑群中所有的柱子都將采用“披麻戴孝”工藝進行修繕,即先鋪一層麻,再刷一層漆,并將這樣的工序重復9次,刷了9層漆后的柱子使用壽命將大大延長,可以保證30年-50年內不出現裂痕。
劉軍表示,“三宮”修繕工程的工期預計在一年半左右。雖然修繕后的“三宮”將增加文物展示陳列、影視拍攝等現代功能,但是不會在古建筑群中添加新的建筑、結構及任何時尚元素。而且,像暖氣、燃氣等都不會被引入其中,也不會在建筑內部增設消防通道、消防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