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 → 植物動態 ![]() |
|
廣東大規模清除“植物殺手”薇甘菊
日期:2008-12-15 來源:人民網 作者: 我要評論()
12月14日,在廣東博羅縣開展的大規模除治薇甘菊大行動中,一棵棵被薇甘菊完全纏繞包圍的樹木露出了真面目。目前,廣東已由林業部門聯合農業、國土、市政園林、交通等部門,采取化學防治、人工鏟除、植物群落改造、生物防治等綜合防治辦法,在珠三角地區展開大規模薇甘菊除治行動,將在春節前要形成除治薇甘菊高潮,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遏制有害生物薇甘菊在珠三角的蔓延勢頭,保障森林生態健康、安全。 薇甘菊能隨風傳播擴散繁殖能力超強 薇甘菊為草本或灌木狀攀緣藤本,是世界十大有害雜草之一,被稱為“植物殺手”,是我國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主要生長于林緣、果園、溪河岸邊、路邊、鐵路沿線、低洼潮濕的空曠地以及城市公園和交通工具頻繁經過的林地。薇甘菊的生長快速,能快速入侵、蔓延絞殺臨近植物,使它們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最終將這些植物“絞殺”至死。 據專家介紹,薇甘菊在秋冬時溫度低于20℃就會進行有性繁殖,其種子相當微小,瘦果黑色,冠毛白色,每籽粒不過0.1毫克,可隨風飄流遷移到遙遠之地,乘風傳播擴散其種子是薇甘菊廣泛入侵的重要原因。薇甘菊的莖節和節間都能生根,每個節的葉腋都可長出一對新枝,形成新枝株,故薇甘菊的英文名稱又叫“一分鐘一英里”。薇甘菊的生長期很短,在廣東常常春天發芽,秋天就可開花了,從花蕾到果實成熟只需半個月左右。薇甘菊的種子量非常大,一株就有幾千粒,隨風散播的能力比蒲公英還強,也可通過人畜攜帶傳播。 珠三角深受薇甘菊毒害 據了解,薇甘菊于上世紀80年代從香港擴散至深圳市,90年代末蔓延至珠江三角洲廣泛地區,并繼續向周邊地區擴展。目前,廣東全省11個市、27個縣級行政區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發生面積共計16.4萬畝,在珠江三角地區較為嚴重。主要發生區在惠州市、廣州、深圳市、珠海、東莞市、中山市等地 目前,廣東省和云南省是我國薇甘菊受災最嚴重的兩個省份,兩省每年因薇甘菊造成的生態損失達十億元以上。深圳是廣東遭受薇甘菊侵害的最重的“重災區”,去年的受災面積約8萬畝,今年進一步蔓延到10萬畝,不少林蔭道、公園、自然保護區都發現了薇甘菊的蹤跡。據專家推算,去年深圳因薇甘菊造成的生態經濟損失達到2700萬元,今年將超3000萬元。 今年以來,廣州、深圳、珠海、惠州、陽江、江門、東莞、中山、揭陽等市實施防治薇甘菊共計12.3萬畝,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薇甘菊在珠三角依然呈進一步蔓延之勢。 大規模聯合清剿薇甘菊 據廣東省林業局局長張育文透露,林業部門將先期下撥100萬元緊急經費用于珠三角除治薇甘菊,同時,組織科研單位進一步加強薇甘菊防治技術研究,建立以農業、生物、生態控制為基礎,結合化學防治高效持久的技術體系,為全面控制薇甘菊危害和蔓延提供技術支撐。 據了解,防治薇甘菊目前在世界上尚屬科研難題,當前有4種比較有效的防治薇甘菊辦法:化學防治、人工鏟除、植物群落改造、生物防治。但每種防治辦法存在一定的缺點,例如化學防治會將周圍的生物和微生物殺死,破壞生態平衡,人工防治成本大,而且薇甘菊種子會隨風飄動到下一年生長更快,影響防治效果。單一的防治辦法難以有效防治薇甘菊。 專家建議,要吸取現有化學防治、生態防治薇甘菊技術方法的特點優勢,按不同發生區(點)地類實施相應最佳措施或綜合措施。例如,采用化學防治與林分改造相結合方式綜合防治薇甘菊。根據薇甘菊的種子和幼苗生長對光有很強依賴性的習性,在施用化學藥劑滅殺薇甘菊后除治區留下的空地,盡快種植速生鄉土闊葉樹種,使栽培樹木把空地占領,減少或避免薇甘菊的重新生長,達到防治薇甘菊的目的。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