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廣州:水花園水森林將首現白云湖
日期:2008-12-31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我要評論()
作為廣州市“青山綠地,藍天碧水” 生態城市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白云湖工程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之中。記者昨日從市水務部門獨家獲悉,位于白云區石井鎮的白云湖工程共分兩期實施,近期先滿足引水和調蓄等水利功能,并形成基本生態格局;遠期主要是完善白云湖的景觀功能、休閑功能:明年白云湖將可實現自身通水和向石井河補水,而考慮遠期,白云湖景觀概念性規劃也已經由廣州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制定。 根據規劃,白云湖將呈現“一軸一鏈兩湖八景”的布局結構,成為一個開放性的濱水公園,為周邊地區的廣大市民提供一個文化休閑的新場所。 白云湖將成廣州最大人工湖 建成后湖內將開設游船碼頭 據廣州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白云湖工程屬廣州北部水系建設三個系統工程中西航道引水工程的重點項目,規劃總面積2.07平方公里,水面面積1.05平方公里,是繼上世紀50年代開挖的四個湖泊(東山湖、流花湖、荔灣湖、麓湖)以來,本世紀廣州開挖的第一座人工湖,建成后也將成為全市最大的人工湖。 記者了解到,由于有一條中央綠軸穿過湖區,所以白云湖將分為東西兩湖。除了設置入口廣場和停車場等設施外,出于對公園完整性、公園管理及游覽人流需要的考慮,根據規劃白云湖設計了一條4米寬、貫通東西湖的環湖主園路,而東西湖各自也形成環路,既可步行也可騎自行車。除此以外,在各個景點之間還會建設一批二級園路貫通,并且有木棧道等休閑設施。 既然近在水邊,自然少不了要游船,規劃中白云湖內將設置一個游船碼頭,根據現狀條件,在東西湖上獨立設置水上游線,可以到達白云湖絕大部分區域。而東湖的水上游線還將通過石井河與外部溝通,使白云湖的水上游線成為整個廣州市水上游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介紹,白云湖地塊大部分由原有水塘、河網與農田構成,地勢平坦、水源豐富。在地塊中部與東北角分布著幾座丘陵,林木豐茂,為景區的重要景觀資源。但現在河網、水塘水質很差,需大力整治。另外,地塊內具有豐富的地理歷史信息的遺留,是幾千年來的人文積淀。有縱橫交錯的堤塘、曲折彎繞的河涌、繁盛藏密的樹林,還有農田阡陌、野生鳥類等。無一不是此地給后人留下的景觀資源。 為了保持這種原生態的景象,規劃將在白云湖中用淤泥堆積出一系列生態島鏈并種植大量植被,功能上多以觀賞性景觀為主,營造體現多姿多彩的水生、濕生植物為主題的水花園、水森林。其中水花園將以展示華南濕地植物為中心,按照各種濕地植物的生態習性進行劃分分類,并且營造各種植物所需的小環境。水森林則是指東湖西側長堤與水岸線之間的區域,在水中的浮島與其間的淺水區域,以散植與片植的形式,種植耐水濕的池杉林、落羽杉林與水松林,形成水上森林的獨特景觀,并在局部地方用蘆葦、蘆竹、芒、菖蒲、千屈菜等使景觀更增野趣。 記者了解到,白云湖位于廣州市區至白云機場及花都區的交通線上,周圍道路眾多,交通便捷。根據交通規劃,北側為華南北路,南側為白云三線,地塊中部更有多條公路穿過,在穿過地塊中部的兩條公路中間又有京廣鐵路穿過。地塊周圍交通情況頗為復雜,對白云湖的景觀規劃有重要影響。 為了保護白云湖中的原生態環境,規劃將在保留生物廊道和生態緩沖區的前提下,對其他區域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把白云湖打造成為廣州市民喜愛的自然生態博物館和自然生態休閑區,市民可以在此休閑觀光,游覽健身。另外,也會對魚塘、堤岸等有價值的地上景物進行景觀與功能的再造,延續地域的歷史,使人在此可熟悉本地的自然風貌,回憶此地已有的生活、生產方式。 而設計單位也在景區中各個相應區域規劃了多種休閑環境。人的各種活動都有相應的場地,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人都能夠找到適合多種需要的輕松愉悅的自然空間環境。 一“軸”——中央綠軸 由京廣鐵路及兩側用地構成,此地由于鐵路交通穿越,不適宜大量游人活動,所以根據現狀東西湖間挖出淺灘濕地,進行水生植物培育,使其成為一個生態培育區。 一“鏈”——生態島鏈 根據原有河流線走向,從西湖北部通過中央綠軸,沿東湖西側一直到東湖東南角,利用湖底淤泥堆出一系列錯落的生態島嶼,可以起到豐富景觀,凈化水質,保護生態的作用。 兩“湖”——西湖、東湖 西湖:西湖西南側的城市設施與城市功能相對完善,而且西湖區域內有山有水。所以將把其定位為水文化性主題的濱水公園。 東湖:由于東湖位于鐵路東側,此區周邊居住用地較多而又缺乏居民休憩的開放綠地,所以將把其建成為綜合性開放綠地。而且由于由珠江始,經石井河至東湖的水上游線的存在,也要求把其作為一個利于游客游玩休憩的綜合性濱水城市公園來建設。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