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規劃設計頻道 → 規劃設計動態 ![]() |
|
規劃建設長三角特色城市群
日期:2009-01-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鄒軍 我要評論()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帶動作用。為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地區應規劃建設獨具地域特色的人文之城、活力之城、便捷之城、生態之城、和諧之城,以鮮明的城市個性提升長三角地區綜合實力。 傳承地域文化,建設人文之城。長三角地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多元開放、兼容并蓄的人文環境,這對于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工業化、城鎮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受到嚴重威脅,城市特色開始喪失。因此,迫切需要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挖掘,培育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人文城市,形成獨具魅力的城市特質。例如,六朝古都南京應充分展現以明朝文化為代表的古都風貌、秦淮風情以及民國風韻,結合“山、水、城、林”特色,建設生態人文綠都;揚州應以靈動的運河水文化為根基,以古典的明清古城街巷體系為脈絡,塑造秀美的宜居之城;杭州應充分挖掘氣勢磅礴的錢塘文化和醉浴暖風的西子文化,建設國際休閑之都。 轉變發展方式,建設活力之城。一是促進城市功能轉型。長三角地區許多城市在快速發展中面臨著資源短缺、環境質量下降的制約。應創新體制機制,建設節約型城市;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努力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二是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城市功能結構。增強上海對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綜合服務功能;發揮滬寧、杭甬沿線城市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的先導作用;在人才集中、環境寬松、能夠吸引創意人才的城市,培育和發展創意產業。三是積極培育專業化功能城市。加快連云港、溫州等發展潛力較大地區的發展,培育昆山、江陰等專業化城市。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便捷之城。統籌區域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滬寧城際鐵路、滬杭高速鐵路等規劃建設,進一步推進長三角核心地區同城化步伐;促進城市快速交通線路向外延伸,增強與長三角其他地區中心城市的聯系,使江浙滬重要的中心城市成為便捷聯系網絡上的重要節點。同時,加快重要中心城市與周邊地區、中心城市各片區之間軌道交通、快速交通的建設步伐,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引導城市合理布局,努力建設便捷之城。 維護生態安全,建設生態之城。在過去的快速發展過程中,長三角地區的一些城市由于過度強調經濟增長速度和片面追求景觀美感,導致原有的城市特色逐步喪失,城市生態系統趨于脆弱。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應在合理規劃和嚴格保護城市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整體景觀風貌的基礎上,著力建設生態型城市。長三角地區的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2007年原建設部確定的11個國家生態園林試點城市中有8個在長三角地區。今后,長三角地區的城市不應盲目新建生態城,而要將建設重心放到生態化規劃和改造上,通過發揮現有生態基礎優勢,促進城市發展轉型,營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環境。 關注民生和公共安全,建設和諧之城。一是重視民生設施規劃。制定兼顧不同群體利益需求的民生設施建設規劃,提供滿足不同群體利益需求的公共服務產品。在城市規劃方面,重點保障政策性住房用地的空間布局、建設時序安排。二是加強教育培訓。建立高新技術和高層次應用人才培養基地,滿足產業升級的需要。三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防災系統建設,重視對地質、自然災害、資源狀況等的分析評價,建立保障民生的基礎設施體系,讓城市居民安全有保障、生活更美好。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