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杭州西溪濕地與西湖媲美
濕地農家的漁網,撈起許多愜意與快樂 生態環保的經典之作 戴上斗笠,坐進搖櫓船,兩名船工兼漁夫,一邊帶游客游覽西溪濕地的風光,一邊介紹這里豐富的物產和傳統農耕漁事活動。 船行20多分鐘后,來到西溪濕地著名的景點秋雪庵,也是漁事活動最主要的場地。在漁夫的指導下,游客仔細尋找蘆葦蕩邊的蝦籠,蝦籠用繩子連著,一只牽一只隱藏在水草下。用鉤子鉤上來一只,打開一看,里面果然已經蹦跳著三四只白蝦。這樣一只只地搜過去,收獲還真不小。還有設在水中央的一種叫倒籠,規模要大得多,有3米長,水里最下面處開著口,大個頭的魚鉆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打開一只倒籠,引來了一片驚呼,居然有一只大甲魚! 看漁夫撒網捕魚,也是很有趣的事。漁夫手拽漁網用力一甩,直徑8米的漁網便穩穩落入水中,再一提,里面便倒出好多條銀晃晃的肥碩的鳙魚、鰱魚、白條魚。 漁夫將船泊在了煙水漁莊,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游客把抓來的魚蝦加工成美味佳肴,再配上西溪準備的農家菜,再沒有什么比這更新鮮更生態了!“漁夫之旅”,讓游客在欣賞美景之余,更感受到濕地作為環保維護者、食物供給者的生態價值,實在是一次完美的體驗。 從周家村下船,穿行在蘆葦茫茫的河道間,可見一群群野鴨,時而悠游,時而戲水。那河道護欄上的白鷺,如雕塑般站立,忽然撲騰一下掠過眼前,飛上天去。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內,有6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分布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致。河流總長100多公里,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凸顯了“蘆葦幾頃界為田,一曲溪流一曲煙”的江南水鄉風光。 目前,西溪國家濕地公園陸地綠化率在85%以上,共有植物262種、鳥類112種,各種鳥類占杭州所有鳥類總數的近50%。營造了“十里梅花,百頃蘆蕩,千點白鷺,萬年翠竹”的濕地美景,難怪有人詠嘆:“千頃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黃橙紅柿紫菱角,不羨人間萬戶侯”。 為了改善水質,西溪濕地內放養了各種魚類數百萬尾。一位蔡姓專家說:“西溪濕地在實施綜保工程之后,無論水質質量、大氣質量都較之前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且鳥類從原先七八十種上升到一百二十來種。現在從杭州市區到西溪濕地,人會明顯感覺涼快些。西溪和市區的溫差至少相差2-3攝氏度。西溪濕地作為城市綠肺的功能正在逐步體現。” 此外,當地政府還充分利用濕地景觀,打造濕地環境知識教育的大課堂,重點構建“一館、兩中心、三區、四園、五站、六基地”的科研科普體系。“一館”即中國濕地博物館;“兩中心”為科研中心、科普中心;“三區”為朝天暮漾觀鳥區、千金漾觀鳥區、蓮花灘觀鳥區;“四園”為濕地植物園、生態漁事園、西溪農事園、自然體驗園;“五站”是環境監測站、氣象觀測站、候鳥環志站、水循環實驗站、野生動物救助站;“六基地”是物種培育基地、桃花基地、蘆葦基地、柿樹基地、竹子基地、梅花基地。 沿著原木質感的游步道,曲徑一路向下,將游人引入水中。游步道玻璃護墻外魚蝦暢游,濕地植物婆娑的根系在水中蕩漾。這是國內首創的百米長的水下觀察廊,讓參觀者在與濕地“零距離”接觸中,感受保護濕地的重要性。 有人說,西溪濕地保護是人類改善環境、保護生態的活教材,對提高杭州整體人居環境質量意義深遠,是我國保護生態環境的一個典范之作。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