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湖北種苗產業現狀和發展
湖北種苗產業現狀和發展:抓機遇拓思路 打造苗木大產業 自2001年湖北省政府提出把苗木花卉產業辦成大產業以來,全省苗木花卉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苗木花卉種植面積從2001年的10.9萬畝發展到2008年的55.5萬畝,其中林業育苗45.2萬畝(留床29.2萬畝,新育16.0萬畝)。林木種苗的品種、質量和數量都大幅提高,為湖北林業的生態建設與產業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湖北林木種苗產業面臨眾多的發展機遇,將進一步拓寬新的發展思路。 產業成就 截至2008年12月,全省共有514個苗圃,總面積30131公頃,其中育苗面積10673.32公頃;建成良種基地60處,采種基地19處;主要造林樹種除杉木、馬尾松、濕地松、火炬松等原有樹種外,逐漸增加了馬褂木、杜仲、板栗、油茶、油桐等經濟林和優質闊葉樹種。 全省造林樹種形成了江漢平原以楊樹為主,鄂東以板栗為主,鄂南以楠竹為主,鄂西以日本落葉松、木本藥材為主,三峽庫區以水果為主,鄂西、鄂西北以核桃、木本藥材為主,鄂中以銀杏、桃、梨等為主的商品林基地格局。 1992年~2008年,經湖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通過的林木品種125個,其中用材林品種47個、經濟林品種55個、觀賞植物類品種23個。 全省基本形成了以林木種子基地為骨干、非基地為補充的林木種子生產供應體系,以及以市場為導向,國家、集體、個人等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苗木生產供應體系。全省年均林木種子、苗木生產能力分別達120萬公斤、20億株,完全有能力滿足林業重點工程和林業建設快速發展對種苗的需求。 常規育種與高科技育種相結合,組培育苗等一批種苗生產技術迅速得到推廣應用,科技興種進一步得到體現。“十五”以來,全省共引進、選育優良樹種(品種、無性系、家系)約1200多個,超過“十五”以前的總和。 存在問題 種苗市場發育不全,種苗管理機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扮演的角色和應當擔當的責任不夠。目前在湖北省是計劃這只“手”硬,市場這只“手”軟。大的區域性的種苗市場沒有完全建立,種苗協會和合作社組織尚不成熟,行業自主管理意識沒有被培育出來。 種苗生產科技含量不高。生產手段較為原始,工廠化、高新化設備、新材料和新技術運用少。自主研發品種不多,特色不突出,市場競爭力不強。技術標準研制滯后,種苗標準化生產遠遠落后于浙江等省區。 種苗管理服務不到位。對管理強調多,服務強調少,對如何促進市場的健康發育研究少,所以對社會中介組織、職能本身的服務功能認識不夠、發揮不夠。 較長一段時期以來,湖北省對種苗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嚴管種、松管苗”,種苗的生產與經營完全推向市場,造林計劃與種苗生產計劃不相銜接,導致種苗生產處于無序狀態,以至于綠化苗木以數量沖擊市場價位,造林苗木市場“找米下鍋”,引發大家都不育苗,要苗就到市場上找關系苗、低價苗,忽略種苗產地和質量。對苗木應該按照普通綠化苗木和主要工程造林苗木兩類實施分類管理和引導。 優勢與機遇 湖北省地處南北過渡地帶,木本植物十分豐富,尤其是特有屬、單種屬和少種屬。這些特有屬、單種屬、少種屬一般都代表古老殘留的類群,具有形態上的特殊性,在種質資源開發和種苗生產上具有潛在發展優勢和潛力,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此外,湖北屬季風性濕潤氣候,土壤為紅壤土、黃壤土、黃棕壤土,發展林木種苗的條件較為優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林業發展戰略目標的客觀需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林業新興產業的崛起等都為林木種苗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也是難得的種苗發展機遇。根據武漢市林業局制定的《武漢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武漢市準備用7年時間,投入123.49億元,力爭到2015年,使全市森林覆蓋率增加到30%。僅此一項規劃,對綠化苗木的需求量就非常大。 發展思路 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種子法》,加強法制,規范市場。開展林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優先考慮珍稀瀕危、鄉土樹種和主要造林樹種。加強林木品種審定與良種推廣工作。 鼓勵多種形式,加快產業化發展。鼓勵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參與林木種苗生產建設,對不同所有制苗圃實行同等的市場準入、國家投資、信貸等政策,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凡具備林木種苗生產條件和技術者,都可以憑林木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從事苗木培育和經營。 依據種苗發展規劃,今后一段時期,湖北省種苗發展將重點開展林木種質資源、良種選育、種苗質檢和行政執法監督等基礎性工作;強化省級林木良種繁育中心和良種基地、林木種子加工與儲藏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林木種苗質量監督管理體系。 全省按地域建成6個林木遺傳資源保存區。繼續深入開展種源選擇工作,爭取完成刺槐、楓楊、香椿、楓香、苦楝5個以上新主要造林和綠化樹種的種源選擇工作。 根據湖北氣候和地理分布,設立9個育種分區。加大良種基地的建設力度,使良種基地總數達到67個,采種基地總數達到39個,面積達58457公頃,種子年生產能力達到100萬公斤,其中良種生產能力達到30萬公斤,良種穗條常年生產能力達到8000萬根。 制訂種子儲備制度,規劃重點建設省級儲備庫1個,5個地市級區域性儲備庫。規劃新建5個地市級林木種苗質檢站、改擴建3個地市級林木種苗質檢站,進一步提升省級林木種苗質檢站的檢測能力。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