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花卉應用|園林綠化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盆栽月季商品化限制因素及改進措施
月季花姿秀美,花色綺麗,按月開放,四季不斷,素有“花中皇后”的美稱,歷來被中國人民喜愛,是中國傳統名花之一。現在“家家戶戶月季飄香”的場景已經不復存在,在花卉市場上也難覓月季的身影,是什么因素限制了月季在家庭消費市場上的發展?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呢?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各種“洋”花卉的粉墨登場,一些中國傳統名花開始淡出人們的視線,甚至有些已經銷聲匿跡,但有著“花中皇后”美譽的月季卻從來沒有“低調”過,它的名氣始終響亮。然而現在“家家戶戶月季飄香”的場景已經不復存在,曾經具有家庭消費“霸主”地位的月季更多地在扮演“城市綠化者”的角色。如何開發月季的家庭消費市場成為業內人士共同關注的問題。 生長習性阻礙銷售 在各地花卉市場,我們隨處可見鳳梨、紅掌、蝴蝶蘭等盆花,卻很少能見到月季的身影,以至于許多消費者想買月季但無處可尋,只能采用網購或者團購的方式直接從生產者手中購買,建立完善的銷售渠道已經成為月季營銷領域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北京瀅澤芳卉月季園技術主任、中國月季協會副會長孟慶海告訴記者,現在月季還處于原始的產銷結合的銷售狀態,基本都是直接從苗圃到客戶手中,脫離了批發商、零售商的中間銷售環節,沒有建立完善的產銷渠道。究其原因,他認為還是由月季的生長習性決定的,盆栽月季的養護難度高是制約其銷售的一個重要因素。月季是一種非常喜光的植物,只有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下才能達到最佳的生長狀態,而花卉市場等場所通常是密閉環境,光照、通風條件不好,月季放上幾天就會出現花色變淡、花瓣脫落等現象,使月季在花卉市場的銷售存在障礙。 栽培技術限制發展 月季的生長周期長、投入大、利潤低,導致現在大多數月季還在走低端路線,采用“土生土長”的種植方式。盡管大多數生產商都有改進栽培技術的意愿,但是微薄的利潤讓生產商心有余而力不足,實現工廠化生產的目標對他們來說仍然很遙遠。據南陽月季基地總經理王波介紹,一株月季平均的生產成本在4元至5元之間,而售價僅為7元至8元。相比之下,紅掌等高檔盆花的利潤空間是其數十倍。 此外,月季栽培技術水平低也是制約月季商業化發展的一個因素。孟慶海認為,目前國內月季養護隊伍缺乏基層技術人員,技術進步速度慢,因而出現好品種養不好、新品種養不活的現象,尤其在花色的鮮艷程度、花朵大小、花瓣薄厚方面最為突出。以‘黃和平’為例,它本應為復色品種,初期開黃花,外層花瓣為粉色,到開花后期花色為全粉帶紅暈,非常漂亮,然而現在國內的種植技術只能讓它呈現出黃色。 提升品質改變現狀 盆栽月季這種“土生土長”的種植方式固然節約了生產成本,但同時也降低了月季的“身價”。北京莫爾海姆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向陽認為,要改變這種現狀,一定要提高產品檔次。現在北京莫爾海姆、南陽月季基地等都準備開拓高端市場。南陽月季基地總經理王波告訴記者,他們對月季進行技術改良,統一產品規格標準,還開始嘗試使用基質種植月季。而袁向陽則表示,應該在盆器、施肥技術等方面進行改進,為盆栽月季量身制作標牌,創品牌經營,提高盆栽月季的附加值。 與每年都要推出不少新品種的紅掌、鳳梨等花卉相比,盆栽月季品種的更新速度可謂非常緩慢,這也是月季市場化發展的一個主要阻礙。現在市場上常見的還是大眾品種,而且基本都是適用于園林綠化的中大型品種,因而在家庭養護中難度較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把目光瞄向新品種。袁向陽建議,要讓月季走上商品化道路,就必須對品種進行細化,把綠化品種與家庭品種分開。他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為了開拓市場,引進了非常適合家庭養護的中小型、微型品種,如‘紅色龍沙寶石’、‘達芬奇’等。王波也表示,他們也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型月季系列,除此之外,還準備將造型月季、盆景月季打入高端市場。
編輯: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