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景園林師 → 風景園林師動態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第44屆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世界大會在馬來西亞召開
第44屆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世界理事會議和世界大會于2007 年8 月25—30 日先后在馬來西亞太子城(Putrajaya)和吉隆坡(Kuala Lumpur)隆重召開,來自中國、馬來西亞等40 個國家和地區的420 多位代表和學生出席了大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組織了38 人的代表團,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事長周干峙帶隊,出席了會議。此次會議由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 主辦,馬來西亞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國家風景園林局,馬來西亞風景園林師協會(ILAM) 承辦。會議主題為“讓地球成為伊甸園”(EDEN-ing TheEarth)。 IFLA 世界理事會議討論了2006 年以來的主要活動成果和今后的計劃,聽取了各大區副主席以及秘書長和司庫的報告,討論了全球風景園林基金的設立等事項。IFLA全體理事向卸任的IFLA 秘書長羅德米娜·芬格洛娃(Radmila Fingerova,捷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祝賀新當選的秘書長弗吉尼亞·拉博朗迪 (Virginia L. Laboranti,阿根廷)的上任。會議還聽取了將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的2008年IFLA大會的準備工作。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周干峙理事長應邀作了題為“走向更加文明的新時代”的演講,受到好評。IFLA各區還分別舉行了會議,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駐IFLA 代表劉曉明教授和中國香港園境師學會駐IFLA 代表陳弘志教授參加了IFLA 亞太區風景園林教育委員會的籌備工作。在IFLA世界大會開幕式上,馬來西亞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部長,國家風景園林局局長(馬來西亞風景園林師協會會長),IFLA主席分別致辭。開幕式后,IFLA 主席戴安妮·孟賽斯(Diane Menzies),國際建筑師協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Architects,UIA)主席格坦·蘇(Gaetan Siew)以及國際區域與城市規劃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ity and Regional Planners,IsoCaRP)代表諾麗薩·哈斯姆(Norliza Hashim)進行了圓桌主旨討論,由IFLA歐洲區副主席特麗薩·安德森(Teresa L. Andersen)主持。3位權威專家圍繞可持續的規劃和設計,風景園林、建筑和城市規劃3個行業充分合作,以及開展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合作的必要性等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對3個學科和行業的發展前景作了展望,受到熱烈歡迎。 隨后,IFLA亞太地區副主席安東晚(AhnTong-Mahn)宣布了IFLA亞太地區風景園林獎評選結果,并舉行了頒獎儀式。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選送的項目獲1個優秀獎,2個榮譽獎。 IFLA主席獎由韓國的Group Han and GSE&C公司完成的生態河道(ECO STREAM)項目獲得;優秀獎分別授予上海市園林設計院的上海濱江郊野公園和韓國三星愛寶樂園(Samsung Everland)的夢幻中心(DreamCenter);榮譽獎分別由上海園林設計院的夢清園,印度普拉哈卡·布哈華特教授設計的Devi Gadh 以及由中國北京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完成的北京市南中軸綠地景觀設計獲得。IFLA主席孟賽斯博士和亞太地區副主席安東晚教授為獲獎代表頒了獎。這是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首次選送作品參加該獎項的評選。此次大會共有6個主題發言,中國清華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所所長胡潔教授作了題為“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綠地系統——以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為例”的報告,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和良好的反響,許多人認為這是全球風景園林師的驕傲。大會的分會主題包括: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Era ofGlobalisation),可持續的風景規劃與設計(Sustainability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Design),災難管理與風景園林(DisasterManagement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生物多樣性與風景規劃Biodiversity andLandscape Planning),作為自然資源的風景和公園(Landscape and Parks as NaturalResources)。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選送了3篇論文在分會場進行交流。在“災難管理與風景園林”的分會場,上海園林設計院的任夢非高級工程師作了“中國上海濱江郊野公園生態保護、生態恢 復的建設實踐”的發言(論文作者為朱祥明、任夢飛);在“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景觀”主題分會上,上海市園林設計院的秦啟憲常務副總工作了題為“藍與綠、現代與傳統的融 合——上海延中綠地的設計特色”的報告,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副總工白偉嵐作了題為“對漳州市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再利用的探討”的報告。 IFLA 教育委員會主任詹姆斯·泰勒(James R.Taylor)教授主持了教育工作會議,劉曉明教授代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參加了教育會議。IFLA文化景觀委員會(CulturalLandscape Committee, CLC)召開了委員會會議,確定成立亞太地區文化景觀委員會指導委員會,委員分別是來自澳大利亞的南希·珀拉克-愛旺德(Nancy Pollock-Ellwand)、中國的韓鋒、新西蘭的阿蘭·迪奇納(AlanTitchener)以及印度尼西亞的杰斯娜·阿敏(Jusna M. Amin),共同負責IFLA亞太地區文化景觀委員會的組建工作。重申了該委員會對所有IFLA 會員及IFLA 以外非會員的開放性,強調了文化景觀這一共同關心的議題將成為聯合社會其他組織及個人力量的唯一紐帶。 IFLA 文化景觀委員會經由IFLA 世界理事會獲準,于2006 年第43 屆IFLA 大會宣布成立,同時獲準成立4個地區性分區委員會,即美洲區、亞太區、歐洲區以及非洲和中東區。IFLA文化景觀委員會高度關注國際熱點文化景觀,通過景觀職業技術、教育、研究和實踐等手段,致力于國際文化景觀的安全保衛、保護、保留和創造。大會還為2007 IFLA國際學生設計競賽的獲獎者頒獎。此次共設一、二、三等獎各1個和7個榮譽獎。獲得一等獎的是來自韓國首爾大學的作品“和平墻”。清華大學的作品獲榮譽獎。IFLA 大會期間,《中國園林》學刊主編王紹增、副主編金荷仙與歐洲TOPOS雜志的主編Robert Sch?fer 進行了很好的交流,雙方就未來在各個方面的合作交換了意見。會后,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代表團考察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城市園林建設,參觀了吉隆坡的國家皇宮、國家清真寺、馬六甲海峽,新加坡的魚尾獅公園、圣淘沙公園、國家植物園等,與當地專家學者共同交流。代 表們一致認為,此次訪問交流受益匪淺,對今后的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和借鑒意義。(金荷仙 劉曉明 韓鋒)
編輯:adm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