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領導講話|園林新聞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長沙副市長劉曉越:關于兩型社會城市園林綠化的思考
![]()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步伐,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2008年10月28日至30日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座談會和園林綠化與可持續發高層論壇在北京世紀國建賓館召開。此次會議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主辦,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承辦,第七屆(濟南)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組委會協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到會作了重要講話,參加此次會議的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國家園林城市、生態園林試點城市、國家園林縣城、國家園林城鎮的近百名市長,各省、自治區建設廳分管廳長,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園林局局長,各地城建、園林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人員和國內、國外專家等近600人。 大會圍繞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以下是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曉越的發言: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 昨天我們長沙非常榮幸地捧回了國家園林城市這塊牌子,為此我們十分感動,今天大家又聚集一堂探討園林建設。只有在園林城市才能感受到什么是宜居城市,所以我覺得綠色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禮物。我們人類如何保護綠色、延伸綠色,使我們的城市真正實現綠色城市是時代的課題。今天我跟大家報告的題目是《關于“兩型社會”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與發展的思考》,什么叫兩型社會呢?所謂兩型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因為是在2007年11月份,國家發改委批準了長株潭城市群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所以我們把它簡稱為“兩型社會”。 我們認為城市園林綠化是兩型社會建設的核心和基礎,必須將其擺在先行、先事的突出位置。解放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戰略高度構建城市園林綠化的新理念,探索和開拓兩型社會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與發展之路。今天我給大家報告的內容主要是兩個方面: 第一,長沙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的概況。 第二,關于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園林建設與發展的思考。 現在我介紹一下我們長沙園林綠化發展的一些簡單情況,長沙是湖南的省會,大家很多都去過,而且湖南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有比較突出的位置,所以長沙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它也是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歷史比較悠久,可以說是人文薈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長沙的特點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環境優美、具有獨特的山水州城城市特色風貌。長沙的面積不算大是1.18萬平方公里,轄五個區三縣一市總人口631萬。 長沙可以說是"十五"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比較快,城市面貌變化很大。我們在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十分重視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并把建設城市園林化和生態環境建設擺到了突出的位置,大力實施拓城、通路、增綠、添景四大城市,按照政府組織、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創建模式,在全市開展了創建園林城市活動,有力的促進了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崇尚生態簡約自然的園林特色與風貌正在長沙逐步形成,同時我們還積極組織和參加各種行業性展覽和學術活動,特別是在歷屆中國園林花卉博覽會上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長沙被國家建設部授予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之后,在2008年9月又被證實批準為國家園林城市。 下面我從兩個方面說明長沙園林綠化發展的進程,首先我想介紹一下園林綠化規劃體系基本建立,城市生態效應逐步顯現。按照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先行的原則,2003年我們編制出臺了《長沙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并以這個《規劃》為核心,先后編制了《長沙市十一五專題規劃》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專項規劃,從宏觀上完成了復合型、多層次、多功能的城市綠色生態規劃體系構架。總體上規劃構建了一廊、四帶、四區的開放空間體系和兩軸、兩圈、四帶、五廊、八園的城市開放空間體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環境建設,在實施城市建設與改造過程中投入了巨資新建和改建綠地,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2007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累計為292天,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3%,全市森林覆蓋率為53.6%,全市擁有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地區和單位9個,自然保護區1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93萬公頃,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了100%。 城市的綠量持續增長,園林綠化質量水平不斷提高。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達到5656公頃,其中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892公頃,實現建成區綠地率32.7%,綠化覆蓋率38.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8.65平方米。預計到2008年城市綠地率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會增長0.5%和0.5平方米。長沙堅持規劃建園、特色建園、個性綠園、突出景觀特色、注重文化內涵,彰顯園林個性。根據現代城市園林主題化、生態化、特色化的發展趨勢,重點加快以湘江為依托的一軸兩岸建設,大力實施拓南興北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建設星河三角洲等標志性項目。近年來還陸續建成開放了杜甫江閣公園,完成改造整治四百條小巷,基本實現社區公園綠地覆蓋。 剛開始介紹了長沙園林綠化的概況,下面我想給大家報告第二方面的內容,就是關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林建設與發展思考,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談談我們的思考。 第一,要真正領悟建設"兩型社會"的精神與實質,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節約資源。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社會形態,其核心內涵是人類的生產與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前者包含了探索節約用地方式、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區、深化資源價值改革,后者則囊括了完善排污等交易制度等。具體而言,兩型社會建設需重點解決以下矛盾和問題。 如何按主體功能區的要求,根據資源環境承載條件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綜合利用、節約使用資源,如何把中心城市發展同周邊城市腹地開發與保護生態結合起來。如何統籌城鄉發展逐步實現區域公共服務均等化,從而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核心要求是重視規劃,應該根據區域發展現狀、發展要求及承載能力劃分禁止開發、限制開發、遠景開發、規劃去可建設和與已建成區進行優化開發進行分類管理。要強調節約應按照緊湊布局生態隔離的組團式、友好型節約發展的新理念,構成組團特色鮮明內在聯系緊密的大都市區。要追求和諧應按照城鄉統籌人地協調的和諧理念,突出城市生態和城市環保,提出一套高品質人居環境建設的指標體系要加大節能減排力度。 第二,要充分認識"兩型社會"與城市園林綠化的內在聯系。 首先,城市園林綠化是兩型社會建設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載體,兩型社會首先應該具有高度的生態文明。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將生態文明提升到一個高度,即使科學發展觀的手段,也是科學發展觀的目的,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任務,是執政興國理論的新發展,是生態建設的新目標。城市園林綠化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城市文明考量的重要指標,作為以人為本一項重要的事業,它對于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促進城市文明建設,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素,也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載體。 其次,我們認為現代城市園林綠化必須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林的發展道路。回顧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歷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與發展理念總是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伴隨著城市建設而發展。現代城市園林綠化理念整體上經歷了城市綠化、園林景觀和生態園林三個階段。當前,在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如何實現城市園林綠化又好又快的發展,立足資源節約實現環境友好成了當代城市園林綠化的必然要求和發展目標。 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建設,就是要立足與資源節約引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實行生態和保護優先,因地制宜實現科學建綠,將資源保護與節約、社會、經濟效益三效統一,促進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園林綠化的最大效益。其內容是在鞏固公益性事業屬性的同時融入循環經濟體系,資源節約型技術、環境友好型產品不斷充實園林綠化的科技創新,破除高價綠化、過渡綠化、千篇一律等不良風氣,引入客觀、科學的審美評價機制,其形式是把園林綠化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規劃當中。在加大公共財力投入的同時,建立多元化的投資體系,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建設從嚴控制園林綠化的單位成本,充分利用現有的山、林、水、體有計劃的實施完善功能設施,鄉土植物得到廣泛應用,生物多樣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其意義是園林綠化作為城市的財富得到很好的管理,保留和積累彰顯城市的風貌特色和歷史文化。 加快城市步伐構建城市鄉鎮園林化的總體格局,城市園林綠化應該破除其他錯誤的做法和理念,提升城市的生態環境,景觀品質、地域特色和風貌,應該具有防災避險功能,促進國民經濟協調與可持續發展。 第三,規劃和建設大河西先導區,積極探索和實踐兩型園林理念。 兩型社會的綜合配套改革因為是新生事物還沒有現存的政策和模式,大膽嘗試是國家賦予試驗區的特點,我們必須要大膽改革,我們按照這一指導方針根據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要求,將長沙湘江以西部分區域規劃成兩型社會的先導區。因為兩型社會是一個新的東西,大家都沒有經驗,它是三個城市的城市群的改革試驗。為了能使改革成功,長沙率先在長江以西劃出來先導區,我們把它稱之為大河西先導區。積極開展兩型社會的探索和實踐,利用這塊大河西先導區先探索,其目標不僅是要促進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同時也希望探索出兩型社會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先導區的規劃區為湘江以西涉及到四個區縣、十五個鄉鎮,總規劃面積為12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規劃面積月570平方公里,起步區規劃面積為230平方公里,涵蓋面積是風景名勝區、大學城、高新技術區。 這就牽扯到一些具體的問題,因為先導區總體定位打造改革配套的示范區,高新產業的聚集區、統籌城鄉的樣板區、生態宜居的新城區,支撐發展的增長極。園林綠化建設與發展總體定位于世界眼光、國際水準、現代理念為指導,以規劃為龍頭,以宜居城市為目標,創建景觀優美、生態良好、特色鮮明、功能完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區域。實行生態優先、嚴格保護城鄉統籌的規劃理念,先導區的規劃按照兩型社會的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實行城鄉統籌規劃充分發揮園林綠化的基礎性作用,營造良好的城市大環境和生態平衡。實施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注重對區域原始生態環境的自然保護。大河西優越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基于長沙的寶貴遺產,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這些東西,在新區的建設中破除舊觀念,倡導新思維,杜絕移山、添水等愚蠢行為,實現城在山中、房在林中的理念。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規劃編制突出科學性、生態型、創新型、實施上堅持一貫性、嚴肅性,嚴格規劃不徇私情,不講價錢。 建立大部門制,先導區管委會下設綜合管理部、國土規劃部、項目建設部、投融資部等四個職能部門,減少了職能交叉、權職不清的現象,大大降低了協調成本提高了效能。建立生態補償制度,開展限制開發區生態環境資源補償試點,對規劃控制的綠地、林地、濕地由政府采取購買和其他方式取得所有權,對其實施補償。 科學建立和調整評價體系。應該既是建立在傳統的評價標準之上,又做一些必要的補充和調整。首先是把評價的對象對綠量的評價轉向對效益的評價。評價的方法由一數據統計為主轉向經濟發展綜合的評估,評價的內容增加資源節約型技術、環境友好型產品,不斷充實園林綠化的科技創新和應用,城市熱島效應緩解和改善。城鄉統籌模式建立和成效,用地矛盾控制和疏導,投入保障措施和效果,管理財富的再創造和積累。 兩型園林的核心內涵是以資源節約為前提,以環境友好為目的,資源節約型是按照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循環合理利用的原則。在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養護管理、健康持續發展等各個環節中最大限度的節約各種資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減少資源消耗和浪費獲取最大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環境友好型是要按照充分展示現狀資源和解決共存矛盾的原則,尊重客觀條件保護性恢復和優化生態架構,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為破壞影響。在規劃設計上要轉變白紙上面好畫圖的觀念,樹立保護是最大的節約意識。以科學建綠為指導,實行適地、適樹、適時、適量規劃原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林是新時期長沙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大事件,這還是剛剛起步。當前我們將以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為手段積極探索和實踐兩型社會園林綠化建設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推進長沙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我們相信在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林理念的指導下,長沙的明天將會天更藍、水更清、城更綠、人更美、社會更加和諧。在此,我真誠的歡迎各位到長沙去享受綠色、感受綠色,謝謝大家!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1)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