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知名設計師精彩對話 建言生態人居四方向
在第六屆上海國際園林景觀及城市設計展覽會期間舉辦的第六屆現代景觀規劃與營建學術論壇上,活躍在國內景觀規劃設計領域的幾位知名設計師圍繞“生態發展、可持續建設”的主題,結合歐美同類建設的流行做法,建議國內城市景觀規劃設計者應向全球化、以資源為本、遵從民意、生態先行四個方向轉變,為我國正在進行的大規模城市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當今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的現實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矛盾十分突出,EDSA(亞洲)總裁兼首席設計師李建偉等認為,生態環境是沒有界線的,個體對環境的破壞會影響到整個國家及全世界的生態環境質量。景觀設計師如果還從自己的項目出發考慮問題,生態環境永遠不可能得到徹底改善,可持續發展只能是句空話。要解決這個問題,景觀設計師必須有保護現有資源、創造新資源的意識,還應樹立景觀全球化的大局觀。 保護環境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保護生物,目前國內一些以犧牲現有自然資源為代價進行新城規劃的做法受到設計師們的批評。李建偉等認為應盡快調整為以資源為本的城市景觀規劃理念,把自然資源與城市結構緊密結合在一起。在操作層面,要由傳統的綠地系統規劃向生態系統規劃轉變,從追求視覺、功能轉向對整體生態環境進行規劃,為所有動植物在城市中友好相處提供條件。 剛剛從歐洲考察歸來的五合國際中國區副總經理盧求認為歐洲遵從民意的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理念值得國內學習。目前在歐洲許多國家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既不是領導者意志的體現,也不是景觀師個人藝術追求的展現,而是盡可能地遵從民意,所以越來越注重讓民眾參與其中。其中,德國還推出了新機制———城市景觀規劃設計預算中有固定比例的市民參與費用支出。 用優先進行生態系統規劃引導城市建設,取代現行的通過建筑、市政等基礎設計規劃引導城市建設,是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俞孔堅提出的景觀城市主義觀點的核心。他認為,城市應該是個生命有機體,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人居環境應該是以生態系統規劃作為城市基本結構的,通過景觀建設把生態系統引入到社區、小區等城市建設的機理中去。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