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廣州:標志性建筑設計者多不取名
氣派的廣州亞運場館該取啥名字?關于亞運靚場館為何獨缺靚名字的報道,引起了市民的熱議。推及廣州其他標志性建筑,發現不少也是“無名氏”,這是否代表著廣東建筑文化的缺失?據專家稱,設計建筑時,設計者不取名是行內慣例,名字誕生于民間更能反映民意。 取名關鍵是易于流傳 “給亞運場館取個靚名吧!”昨天,廣州各大媒體不約而同把目光聚焦到場館的命名上,眾多市民期盼廣州的體育場館也能擁有像鳥巢、水立方這等響亮的名字,網絡上即時掀起了一股“為亞運場館取名”的旋風。 有網友從場館的形態入手,名字取得很直白:綜合館像一只浮現在水面的鱷魚,干脆就叫它“鱷魚”;“天人合一”的南沙體育館像一只“響螺”,昵稱叫“響螺”;“云山珠水”的游泳跳水館可叫“海帶”!也有網友把名字取得很含蓄,比如覺得綜合館的前臉像蚌,便取名曰“南國明珠”。 廣州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湯重喜認為,建筑的名字很重要,如果能像“鳥巢”那樣家喻戶曉,連廣告費都省了。要重視民間創意,取名的關鍵是要易于流傳,群眾能脫口而出。 不取名是設計界慣例 也許場館設計者對參與設計的“產品”名字最有發言權。昨晚,本報記者回訪了綜合體育館、游泳跳水館、南沙體育館等場館的主要設計者,可惜經過一晝夜的思考,設計者們還是未能為自己參與設計的場館想到一個好聽的名字。似乎印證了外地人經常調侃“老廣”的一句話:“會生孩子,不會取名字。”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潘勇指出,在設計界,不為設計對象起名字是行內的慣例。行內人士一般會將構思設計擺在首位,不會剛開始就想到給它起個名字。比如設計綜合體育館,構思到的是體操比賽流動虛幻的線條美,“藝術越抽象越好,如果給出具體的形象就被固定化了。” 名字是老百姓叫出來的 無獨有偶,不僅僅是亞運場館,連堪稱廣州城市地標的觀光塔、東塔、西塔等,至今都是“無名氏”。這是否代表著廣東建筑文化的缺失?市規劃局副局長、廣州亞組委場館器材部部長彭高峰表示,不只是在廣州,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一樣,設計建筑時是不會把精力放在取名字上的。“很多名字都是后來老百姓叫出來的,比如鳥巢。”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研究院副院長孫一民則認為,給建筑起名字的確反映著傳統文化,我國建筑物的名字習慣由民間產生,正體現了整體建筑文化的薄弱。但是,設計注重理性,如果設計前刻意取名字,這樣會限制了設計思維,是不正常的。“征集來自民間的名字其實挺好的,能代表民意。”
編輯: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