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低碳南昌輪廓基本顯現
低碳,無疑是當下最熱的一個詞語。 2009年11月初,國家發改委正式確定南昌為低碳試點城市,按照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對外合作處蔣兆理處長的說法,南昌將制定節能減排的戰略、目標和實施辦法,通過試點積累經驗,為國家制定有關政策法規提供參考依據,也為全國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其實不只是南昌,“低碳城市”早已經受到大家的熱捧,國內多個城市在爭相打造“低碳”名片。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當時的建設部以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為試點,推出“低碳城市”發展示范項目,低碳城市建設在我國正式起步。不到兩年的時間,珠海、杭州、貴陽、吉林、廣元、贛州、無錫、廈門等紛紛提出建設“低碳城市”的構想。 年初,氣候組織說,未來3至5年內,該組織將在中國發展15至20個“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熱現象絕不是地方政府或有關組織的一腔熱情。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社會與環境研究室主任李宇軍教授說,低碳城市建設實現了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以建設“低碳城市”為目標,政府通過制定和實施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政策,引導企業發展綠色產業,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實現經濟高速增長,同時減少資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能夠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贏局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2)》也提出,低碳城市建設是節能減排和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載體,將引領未來城市建設的新趨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莊貴陽指出,未來數十年以“低碳經濟”為標志的新一輪全球競爭將全面展開,發展低碳經濟,可以增強經濟競爭力。 低碳,已經成為城市的新坐標。 低碳城市,你的樣子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定義,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較低的水平。 按照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潘海嘯教授負責的課題組在《中國低碳生態城市發展戰略》中提出了低碳城市的規劃評價指標,居住區周邊3公里范圍內的就業崗位與居住人口中就業人口的比值應達到70%以上,社區學校和醫院是否在500米的步行范圍之內等。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國際合作發展部主任黃鷺新及其同事提出的2020年中國生態城市指標體系中,也提出了上下班合計通勤時間小于1小時的比例應大于95%等標準。 上海市在打造“低碳城市”的過程中,著重關注對建筑的能源消耗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從辦公樓、賓館、商場等大型商業建筑中選擇試點,公開能源消耗情況,進行能源審計,提高大型建筑能效。同時還將對公共建筑的物業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節能運行的能力。 保定市借鑒美國加州“硅谷”的發展模式,提出了建設“中國電谷”的概念,依托保定國家高新區新能源和能源設備產業基礎、區內的國內外知名龍頭企業,打造光伏、風電、輸變電設備、新型儲能、高效節能、電力電子器件、電力自動化及電力軟件七大產業園區。 杭州市提出要在全國率先打造“低碳產業”和“低碳城市”,并將其作為杭州沿江十大新城規劃中環境立市戰略的重大亮點,從而優化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功能。杭州市重點關注城市交通領域,在全國首個推出城市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率先叫響“綠色出行”口號。中國有色網。并且,杭州市承諾堅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快構建“六大交通體系”。 未來南昌,會是啥樣 對于低碳城市的構想,早在今年年初,南昌市委書記余欣榮親自出題,要求有關部門對“南昌市發展低碳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行深入研究。據記者了解,目前研究報告已經提出并通過評審。 對于低碳城市的建設,南昌提早規劃,并提出重點打造三大示范區——把紅谷灘以及揚子洲打造成生態居住和服務業、商貿物流中心區;把高新開發區打造成生態高科技園區;把灣里區打造成生態園林區。 余欣榮書記說,發展低碳經濟要與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緊密結合起來,太陽能將成為南昌發展清潔能源的核心,南昌將在更高的起點、更深的層次上建設好花園城市、綠色南昌。 低碳南昌的輪廓基本顯現。 綠色南昌,天時地利 作為江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核心城市的南昌,在低碳城市建設方面究竟有什么樣的優勢? 南昌市委書記余欣榮前不久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一是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南昌,是一座山水綠色都城,“花園城市、綠色南昌”是這個城市傾心打造的一張靚麗名片。數據顯示,近年來南昌的綠地面積大幅增加,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3.04%,綠地率達到40.64%,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一直穩定在95.69%以上,在中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五。二是后發先至的產業建構優勢。由于工業化起步晚,南昌的經濟模式、工業體系尚未完全定型和成熟。南昌歷史的“欠發達”從某種程度上說并非劣勢,而恰恰是發展低碳經濟最大的優勢。正所謂“起步晚沒包袱,起點高是財富”。三是日益形成的人才聚集優勢。近年來“學在南昌”品牌的打造,招才引智計劃的實施,培養和吸引了一大批各層次、各領域、各方面人才,使南昌具備了發展低碳經濟的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撐。 省工信委有關負責人稱,要想發展低碳經濟首先就得先培育出低碳產業群。 “從南昌產業發展現狀看,目前至少可以包裝培育出六個符合低碳經濟發展要求的產業群。一是昌大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電動汽車動力模組;二是上海瑞華和江鈴汽車合作的環保電動汽車;三是晶能光電、聯創光電的LED綠色照明;四是海立空調壓縮機的節能家電;五是華春實業的節能環保建材;六是人民電器和東元電機的能源設備。 低碳建設,應用開始 建設低碳城市,南昌社科院王新寧認為首先要從城市應用開始,首先要鼓勵低碳消費,作為一種經濟模式,低碳消費是起到引擎和拉動作用的重要環節。他說,應當在道路、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率先實施低碳消費,以各種可能的形式鼓勵私人低碳消費。政府率先低碳化運作。政府部門要減少公務用車數量,改大排量轎車為小排量轎車甚至采用環保清潔能源,實行“網絡化”辦公,率先使用節能減排型設備和辦公用品。引導家庭合理消費,養成家庭消費的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費模式和習慣。培養綠色消費的意識,對消費的廢棄物要進行循環利用與綠色處理,拒絕傳統的“拋棄式”的簡單處理,引導低碳出行,包括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車,環保駕車、文明駕車,或者步行、騎自行車。 王新寧認為,對南昌而言,應該從城市低碳實踐和運營開始,才能帶動城鄉整體低碳消費市場。他說,首先要搞好低碳規劃,明確區域分工和定位,解決工業企業分散、居民區和工廠混雜的問題,解決空間布局和社會格局中潛在的巨大浪費環節。同時,應該建設若干低碳社區、低碳商業區和低碳產業園區等低碳發展綜合實踐區,低碳經濟示范區側重于倡導形成綠色消費、綠色經營的理念,形成低碳消費應用方式,從而提高公眾意識和公眾參與積極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莊貴陽認為,建設低碳城市,必須發展綠色建筑,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王新寧認為發展低碳建筑要從設計和運行兩個方面入手。在建筑設計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陽能、選用隔熱保溫的新型建筑材料、通風和采光系統、節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倡導居住空間的低碳裝修。 低碳城市,我們來了 能源經濟學家林伯強認為,低碳城市的內容包括:在城市化進程中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為特征來進行“低碳城市”的規劃設計與建設;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轉變,使低碳經濟最低限度地影響經濟增長,平衡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機會;制定生態城市建設戰略規劃,推動地方政府、金融企業通過政策激勵和融資支持,驅動技術創新和資本流動,在城市中推廣能有效節能減排的低碳技術。 南昌選擇了以低碳經濟引領可持續發展之路,就是選擇了一條邊保護、邊開發、不以生態為代價的綠色發展之路。在南昌,“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生態立市、綠色發展、和諧崛起”的發展戰略,都將會越來越深入地得到落實。南昌市委書記余欣榮說,南昌將牢牢把握追求綠色GDP這一低碳經濟的實質,緊緊抓住推進技術創新這一低碳經濟的核心。為此,南昌將更加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和知識產權意識,加大技術創新,加快人才引進,發展高科技企業。 保證低碳經濟發展路徑的暢通,根本的就在于政府制定的政策、制度在導向和落實上是不是體現了科學、務實、負責的精神。中國有色網。為此,余欣榮書記強調將“高度重視”,特別是要綜合采取激勵性和約束性的有效政策手段,積極引導地方政府追求和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建設低碳城市,南昌,天時、地利、人和。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