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廣州:讓城市規劃更陽光
“以往廣州城鄉建設規劃,簡直是‘大家閨秀’,只有業內少數人‘知根知底’,從不與城市的主人——市民謀面。市民無從知曉,看不見,摸不著,總覺得城鄉建設規劃離自己很遙遠。”這話代表著許多廣州市民的心聲。 而今,廣州市規劃局讓“大家閨秀”走出了大門,走上網絡,讓市民“評頭論足”。只要登錄該局“規劃在線”網站,就可以了解許多城鄉規劃編制和規劃管理的動態,查詢到許多規劃審批、規劃公示、群眾意見和建議反饋等信息。不僅如此,廣州市規劃局還明確了下一個目標,讓規劃全方位地公開,讓規劃全部“曬”在陽光下。搭建一個與市民溝通交流的平臺近年來,廣州市規劃局扎實推進“陽光規劃”。 自2008年以來,該局通過門戶網站“規劃在線”公開各類規劃信息超過10000條,規劃批前公示444宗,規劃批后公示553宗,依申請公開規劃信息4101件。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網站年點擊率超過3000萬次,網站欄目最高時段點擊率每小時超過800次。 去年,該局在“規劃在線”網站上推出了規劃面對面——會客室網上咨詢和交流欄目,先后邀請市、局領導、專家、教授等就熱點、難點問題與網民在線溝通交流,拉近了規劃與市民的距離。據統計,該欄目舉辦四期以來,網民提出問題數達到4673條,網上答復數為4459條。“規劃在線”網站已經成為規劃局與市民溝通的橋梁和平臺,市民的聲音也成為規劃行政許可和規劃管理的重要依據。2008年以來,該局“政務窗口”服務質量滿意度基本接近在100%%;很滿意率從37.8%%上升至目前的97%%以上,獲得市民贊譽。 完善一套“陽光”管理系統和機制 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使“陽光規劃”的理念深入人心,該局建立了一套規范的“陽光規劃”管理制度。制定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局政務公開實施意見》,規范政務公開的要求和職責;制定了《廣州市城市規劃管理公示辦法》和《廣州市城市規劃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規定》,規范了規劃信息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的內容和程序;制定了《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和局公文類信息審核制度》,梳理了政務公開指南和目錄;制定《新聞發布工作管理規定》,要求及時發布重大規劃編制信息;為防止建筑面積審批誤差,實行建筑面積電子核算的辦法。目前,銜接緊密、配套完善的“陽光規劃”制度體系已基本形成,為規劃全面公開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建設一條讓公眾參與的“陽光”渠道 廣州市規劃局在國內率先推出“廣州市規劃委員會議事公開和旁聽制度”,將規委會審議過程公開化。2007年,王東局長上任的第一天,便鄭重提出要對委員會的審議過程和決策過程實行全面公開化,改變過去由政府單方面主導的規劃決策模式,在國內開先河實行了規委會議事公開和召集市民、媒體代表參與規委會的議事旁聽,將會議過程通過同步視頻向媒體和公眾代表進行直播。誠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自行網上報名,并對參與規劃審議專家的電話向社會公開,接受廣大市民的監督和咨詢。 2008年,廣州市規劃委員會發展策略委員會召開會議6次,均邀請市民代表和媒體記者參加旁聽,監督規委會決策過程,保證了審議結果能夠充分體現和維護公眾權益。同時,逐步完善專家和公眾咨詢制度,拓展公眾參與的深度和廣度。在規劃編制階段,通過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開展公眾咨詢等形式征求公眾意見;在規劃審批前的公示階段,通過信件或電子郵件收集反饋意見;還利用媒體、網站、現場展示等多種形式開展規劃公眾咨詢,多種渠道收集意見,吸納民意,進一步提升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推出一系列“陽光”服務的舉措 近年,廣州市規劃局主動接受社會各界對規劃審批的監督,聘請了來自社會各界的17名代表擔任規劃義務監督員,共同參與規劃管理活動;建立了規劃和國土部門文證抄送機制、“廣州市建設系統信息資源共享系統”,開通了違建罰款繳交情況查詢系統。紀檢部門定期對機關“陽光”服務情況進行考核、考評,向社會公布信訪投訴電話和信箱,建立每個工作日業務處處長接待和每月局長接待群眾的來訪制度,現場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為防止個別開發商的欺詐行為,與國土房管部門聯合推出在購房合同中附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批后公示圖的舉措,切實保障購房群眾的利益;制定《廣州市城市規劃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規定》,設置規劃查詢專窗提供現場即時查詢、網上預約等服務舉措。實行市區規劃管理聯網,擬推出《依申請公開》網上咨詢、受理、辦理的“一條龍”服務。同時,加強信息報送和新聞宣傳,重點對廣佛同城、總規、戰略規劃等作了全面的宣傳報道。 局長王東告訴記者,他們將在“陽光規劃”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更加便捷科學有效的新路徑,實現規劃信息的實時傳遞,使政府、公眾雙贏。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