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年-2020年)獲批
未來的濟南發展怎么定位?中心城將如何發展?30日獲悉,國務院城市總體規劃部際聯席會議第四十四次會議對《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年-2020年)》進行審查并原則通過,相關部門將按照審查意見對成果進行修改完善,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務會審查后,報國務院批復。 空間戰略 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優 規劃初步確定,濟南市未來將實施“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優”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積極引導城市布局沿東西兩翼展開,嚴格控制城市向南部山區蔓延,適時跨越黃河向北部發展,優化舊城區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規劃對濟南市城市性質定位為,山東省省會,著名的泉城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環渤海地區南翼和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中心城市。規劃初步確定,將加強和完善濟南作為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全國重要交通樞紐的城市職能,培育和凸顯現代服務業和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等城市職能。到2020年,把濟南建成具有獨特自然風貌、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濃郁現代化氣息、代表山東形象的區域中心城市和繁榮、和諧、宜居、魅力的泉城。 市域規劃 構筑“一心三軸十六群” 在市域規劃方面,規劃提出加快市域產業布局調整,積極引導傳統產業向中心城周圍縣(市)轉移,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突出、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空間格局。市域產業發展規劃實施兩翼展開、跨河發展的總體戰略,形成主城區產業聚集區和沿交通走廊向東、向西、向北的3條產業聚集帶。 根據規劃,濟南將構筑“一心三軸十六群”的城鎮空間組織結構,即以濟南中心城市為核心,形成3條城鎮聚合軸,組建16個城鎮組群。其中,3條城鎮聚合軸是以中心城市為中心,與產業空間布局相適應,向東、向西、向北形成沿濟青、濟鄭和濟鹽產業聚集帶的3條城鎮聚合軸;16個城鎮組群是規劃形成16個城鎮組群,每一組群以中心鎮或次中心城市為中心,帶動組群內其他城鎮的共同發展。 市區規劃 南北打造重要生態功能區 規劃初步確定,將南部山區、中部平原和北部黃河沿岸3個帶狀區域,分別定位為南部山區保護發展帶、中部城市空間與產業發展帶、北部黃河保護發展帶。中帶是城市空間和產業的主要發展區,是中心城發展的主體;南北兩帶是為城市發展提供生態支持和服務的重要生態功能區。 規劃提出,將沿主要對外交通走廊分布的歸德、仲宮、遙墻、桑梓店等13個鄉鎮,規劃為市鎮。劃分為南部山區西部市鎮組群、南部山區東部市鎮組群、空港市鎮組群和黃河北市鎮組群。此外,對市區用地與空間資源進一步劃區分類,劃定城鎮和農村居民點建設區、城市綠色隔離地區、山林綠化區、一般農田用地區、重點生態保護防治區、自然保護與風景旅游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共7類功能區。 中心城規劃 近期推動“一城六片”建設 規劃提出,中心城建設用地主要向東西兩翼拓展,向東擴展至市區邊界,向西南擴展至長清城區。 根據規劃,中心城空間結構為“一城兩區”。“一城”為主城區,“兩區”為西部城區和東部城區。主城區為玉符河以東、繞城高速公路東環線以西、黃河與南部山體之間地區;西部城區為玉符河以西地區;東部城區為繞城高速公路東環線以東地區。 根據近期規劃,將推動“一城六片”建設,即古城和商埠區、大學園博片區、西客站片區、濱河片區、奧體文博片區、賢文漢峪片區和唐冶章錦片區等重點片區建設。在城市遠景發展上,規劃提出,中心城的發展嚴格控制城市建設用地向南部山區延伸,完善、擴展西部城區和東部城區,實現跨黃河發展,在黃河北建設新城。
編輯:jo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