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山東桓臺縣水系與綠化景觀同建
山東省桓臺縣堅持治污與治河同步、水系與綠化景觀同建,深入開展河流水系綜合整治工程,按照“治、用、保”并舉的思路,全縣注重做好水文章,用活水資源,積極營造環境優美、和諧宜居的生態環境。 目前,桓臺縣城鄉河流水系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成效,轄區內所有河流出境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指標均達到省控要求。建成紅蓮湖公園并已向公眾開放,豬龍河、烏河、小清河等主要河流再現“有河就有水,有水就有魚”的景觀,良好的水環境成為彰顯桓臺生態、和諧、人文特色的重要標志。 嚴格環境監管 健全排污檔案 桓臺縣轄區內河流湖泊眾多,有大小河流11條,烏河、豬龍河、孝婦河、小清河、預備河縱橫貫穿,水資源豐富。 為保障河流水質,桓臺縣深入開展河流水系綜合整治,狠抓工業點源整治,不斷加大環境監管力度。積極落實淄博市人民政府《關于對全市不能穩定達標及嚴重影響污染物減排指標的企業實施限期治理的通知》,要求所有排污企業必須建設完善配套的治理設施,不斷提高治理效果,確保實現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按照山東省環保廳的監管要求,全縣對列入國控、省控的重點水污染企業及河流斷面實行一旬一檢一測,對污水處理廠實行一日一檢一測。安排專人詳細記錄重點河流沿河直排企業廢水排放情況,建立健全排污檔案,做好環境應急準備。 桓臺縣加大重點企業重點區域的監控力度,由縣財政投資230萬元,建成了縣環境監控中心,進一步擴大了在線監控的覆蓋面。目前,對全縣10家廢水重點排污企業進行24小時全面監控,對博匯、東岳、東豬龍河等重點區域進行視頻監控,實現了監測數據與省、市聯網。 突出污染治理 加大資金投入 借助實施新一輪碧水藍天行動計劃,桓臺縣突出加強重點水污染源治理,以治污、防汛、蓄水、補源為目的,綜合整治豬龍河等重點河流。工程涉及全縣16條主要河流和馬踏湖區,治理河流總長度為214.84公里,總投資為8.57億元。 為防止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豬龍河,桓臺縣環保部門一方面嚴查各類違法排污行為,依法對6家企業做出停產治理決定。另一方面積極引導企業采取多種措施,處理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唐山熱電公司安裝了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經處理后,化學需氧量排放濃度為28mg/L,氨氮經處理后排放達到3mg/L,能夠穩定達到排放標準。縣財政還投資70余萬元對東豬龍河沿岸后七村、波扎店村兩個擋沙池進行清淤整治。據桓臺縣環保局局長張聯國介紹:“目前,豬龍河化學需氧量控制在60mg/L以下,氨氮控制在6mg/L以下,達到了山東省政府提出的恢復魚類生長的指標要求。” “原來河水很差,經過治理以后,河里都有魚了,而且異味也沒有了。”唐山鎮唐一村的村民道出了普通群眾對近年來豬龍河水質變化的真實感受。 豬龍河的變遷只是桓臺縣整治重點河流水質的一個縮影。同時,全縣通過綠化美化,營造了美麗的河道景觀,改善了沿岸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有效提升了居民生活環境質量。 建成紅蓮湖公園 生態人文集一身 紅蓮湖公園是桓臺縣城鄉河流水系綜合治理工程之一。 紅蓮湖公園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水平設計、高要求建設,在對縣城南部原大寨溝進行綜合整治以及“引黃補源”的基礎上,利用原大寨溝河道灘地和廢棄窯灣改造而成,水系穿城而過,最終到達馬踏湖。 原來大寨溝兩岸一直沒有綠化,缺乏生機,偌大的水面景觀非常單一。按照因地制宜的思路,桓臺縣投資2.55億元在大寨溝建設生態文明公園,經歷了6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后,公園正式向公眾開放,命名為紅蓮湖。公園全長1600米,均寬388.2米,綠化面積62.11萬平方米,水域面積25.9萬平方米,蓄水200萬立方米。公園突出“生態、人文、休閑”理念,致力打造魅力濱河景觀,實行喬、灌、花、草合理搭配,增強了綠化美化的層次性、多樣性。走進紅蓮湖公園,只見湖面水天一色,微風徐來,湖面跳動起無數耀眼的光斑,湖邊亭臺樓閣,垂柳成行……紅蓮湖公園的建成,不僅為群眾提供了一個休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還能促進水資源綜合利用和生態修復。 據了解,紅蓮湖公園還是一項可持續發展保障工程。在“引黃補源”工程中,紅蓮湖起到保障和中轉的作用。自2008年至今,桓臺縣已先后10次引黃河水,總引水量達到2000萬立方米,有效補充了地表和地下水源,緩解了水位下降趨勢,解決了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的水資源瓶頸問題,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水資源保障。 為保障水質,桓臺縣積極加快邢家人工濕地建設,通過退耕還濕、生態綠化、清淤換水等措施,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提高污水處理率 綜合利用水資源 不斷提高污水處理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做好水文章用活水資源,打造人水親和環境的重要方面。 桓臺縣積極提高全縣污水處理能力,全縣6家大型企業建成了配套污水處理廠,38家企業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其中,縣財政投資1600萬元、引進外資2400萬元,建設了縣環科污水處理廠,參照BOT項目運行模式,由縣政府授權天津環科水務開發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為提高處理標準,縣環科污水處理廠先后投入1500萬元,把原污水處理工藝“水解+多級A/O”二級生化處理工藝,改造成“A/O脫氮+混凝沉淀+砂慮”的處理工藝,各項出水指標均已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環科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的完成,對進一步改善水環境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桓臺縣還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不斷完善管道配套和泵站建設,充分利用再生水。對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在馬踏湖邢家濕地進行生態凈化,每天可向紅蓮湖均衡供水3萬立方米。通過中水回用,能夠為縣城提供景觀用水和綠化用水,減少地下水開采,實現了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編輯:jad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