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簡述景觀規劃與旅游規劃的關系
摘要: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人一直都是郁悶著的:景觀有“規劃”嗎?我搜索了很多資料,得出自己的結論是:景觀只有“設計”,沒有“規劃”;而旅游規劃和景觀設計與風景園林規劃是有相互聯系的。 1.幾個概念 1.1 .景觀規劃: 景觀: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其最早出現在《圣經》(舊約全書)中,用來描繪具有所羅門王國教堂、城堡和宮殿的耶路撒冷城美麗的景色,后來景觀又具有地理學和生態學上的意義。景觀是復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多種功能(過程)的載體,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現為:(a)風景:視覺審美過程的對象;(b)棲居地:人類生活其中的空間和環境;(c)生態系統:一個具有結構和功能、具有內在和外在聯系的有機系統;(d)符號:一種記載人類過去、表達希望與理想,賴以認同和寄托的語言和精神空間【1】。 景觀規劃:是指在較大尺度范圍內,基于對自然和人文過程的認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具體說是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適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當的土地利用(俞孔堅,2003)。 景觀規劃最基本的含義就是利用景觀學原理來指導景觀建設。其內容包括視覺景現(創造符合審美要求的環境形象)、環境生態(創造符合生態原則的環境空間)、人文景象(營造特定的精神環境)三大方面內容。但現階段景觀學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原理和方法,景觀規劃師往往借鑒相關學科的原理和方法來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目前,生態規劃的思想,土地利用規劃的思想,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思想等被廣泛應用在景觀規劃領域。【2】 這兩個概念解釋都是來源于俞孔堅的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俞孔堅發表于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的一篇文章《論景觀概念及其研究的發展》,之后在很多文章中相繼出現“景觀”概念,歸根溯源是這篇文章給“landscape”貼上了“景觀”的標簽。這里有人會說西蒙茨都講“大地景觀”,但那是“Earthscape”,結果也被俞先生納入他的“景觀”范疇!而且那本書還是90年的,還比俞孔堅的晚,程先生翻譯時想必是多少受到俞先生的影響。景觀本意是“具有美好視覺感受的東西”,通俗點講是“有景可觀”,也就是“亮點”,在這點上它只需要“設計”,因為“亮點”不具有預見而且根本就沒有預見的作用,“景觀”是風景園林規劃中的“設計階段”的特殊環節,所以規劃不服務于它。至于后面所謂的“景觀的發展”和其內涵的擴大,那是風景園林的范疇。所以事實上并不存在“景觀規劃”,只有“景觀設計”和“風景園林規劃”。 1.2. 旅游規劃 旅游規劃:旅游規劃具有綜合性、依賴性、三維層次性、軟硬性和動態性,是城市規劃和區域規劃的組成部分,每一層次的旅游規劃側重點不同。資源導向和市場導向的結合是旅游規劃的基本決策程序。【3】 旅游是經濟、社會、文化等現象的綜合反映,旅游的發展及其開發必然給旅游地帶來經濟、環境、社會等一系列積極與消極的影響。在發展旅游的道路上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在初期階段,人們往往只注重旅游事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而忽視對其綜合效益的研究;雖然認識到旅游與環境的密切關系,卻忽視旅游的發展及開發帶來的消極影響。其結果便是人類在發展旅游的同時也破壞著旅游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環境,并且影響到人類發展的長遠利益。 旅游說到底,是“做市場”,它的策劃項目是為規劃和設計的成果打開銷路服務的,是為經濟服務的,帶有濃厚的金錢味道,它對業主來說是“驅動力”,對游客來說是增長見識和看本土特色的機會,而對旅游規劃者來講是要把兩者關系協調好,旅游規劃和景觀設計是同一個項目推向市場的兩個不同“驅動力”。 1.3.風景園林規劃 風景園林:風景園林學是一門協調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關系的科學與藝術,它致力于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創造生態健全、景觀優美、反映時代文化和可持續發展的人類生活環境。風景園林學融生物科學、工程技術和美學理論于一體,為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發揮著其他學科不能代替的作用,產生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現代風景園林學科包含:傳統園林學、城市園林綠化和大地景觀規劃三個層次。傳統園林學主要包括園林歷史、園林藝術、園林植物、園林工程、園林建筑等分支學科,并運用這些分支學科的研究成果創造、保護和管理人居環境中的各種園林;選育優良品質的植物,研究表現良好的植物群落組合,研究植物生態特點及相關栽培管理技術,提高園林綠地設計水平和綠地生態效益。【4】這一學科是以生物、生態學科為主,并與其他非生物學科(例如土木、建筑、城市規劃) 、哲學、歷史和文學藝術等學科相結合的綜合學, 它的基礎知識包括地質學、自然地理、土壤學、氣象等自然科學,生物學、植物學、生態學等生物科學,園藝學、林學等農業應用科學,以及文學、藝術、美學等多學科相綜合的新的綠色生物系統工程學科。它包括從古典的小面積的庭園、花園、公園等地形地貌設計,道路、建筑、疊石堆山及種植設計,一直到現代整個大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工程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從一個小園林的設計一直到宏觀的,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資源的經營管理,農業區域的變遷與發展,大地生態的保護,城鎮和大城市的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同時運用現代尖端科學技術,如航測遙感技術和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等內容。【5】這樣可以看出,風景園林規劃是個大集合,是“景觀”本意所不能包涵的。正如德國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說過:人最高的居住目標就是“詩意化的棲居”;而不是僅僅的有景可觀。 2.相互關系 景觀設計和旅游規劃都是風景園林規劃的一部分,景觀設計為旅游規劃提供最恰當的景觀改造和最適宜該地點的特色亮點方案,為旅游規劃提供最合適的項目支撐;而旅游規劃為景觀設計的成果最好的推向市場,同時監督景觀設計的游客反應和對現在和未來的市場項目開發做出預測,更好的對整體的風景園林規劃起到監督和反饋作用。風景園林規劃是個大集合,包括景觀設計和旅游規劃,旅游規劃與景觀設計是互有交集,成相互促進和相互牽連的狀態。下面以浙江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區為例,闡述三者之間的關系。 3.舉例說明 3.1.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區概況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區位于太湖南緣、湖州市北,是國家環太湖三大旅游度假區之一。本區塊屬旅游區梅西范圍,北鄰太湖,西南依小梅山、邱城山,東以小梅港為界,設計面積約2.3平方公里,其中低丘平原面積約0.9平方公里,梅山、邱城山山地面積1.4平方公里。 3.2.分析 接手的任務其實為一景觀設計,內容包括小梅山、邱城山景觀改造,小梅港、沿湖綠地景觀設計,道路綠地景觀設計和邱城鎮景觀意象設計。在整個旅游度假區中,這些地方都是湖州這一城市重要的“亮點”。為更好的促進湖州旅游的發展,對這些重點的“亮點”進行“景觀設計”。按《湖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湖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0年修編)》和《湖州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1996-2010)》中的分析得出,在太湖旅游度假區中,邱城區塊應屬“旅游服務區”,和湖州交通便利,安排有較多的旅游服務設施,屬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區的形象窗口區域。這里的《湖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0年修編)》屬于風景園林規劃的范疇,它和城市總體規劃一起對城市的發展起預見和謀劃作用;《湖州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1996-2010)》是在前面兩者的前提下,對整個城市的旅游作出謀劃,可以說是前面兩者的“專項設計” (這里并沒有存在“景觀規劃”的內容);而這三者對之后我們的這個任務――景觀設計,提出了它們的框架要求:把邱城建設為湖州一個重要的旅游服務區。在這里我們進行的景觀設計主要是為整個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區旅游區綠地的定性定位,根據用地情況提出有特色的設計主題,構建旅游區整體形象,確立綠地空間布局總體結構,協調生態、景觀、功能、文化四種關系,重點地塊的設計意象和設計實施建議;而這些“亮點設計”,將使之前的城市規劃、綠地系統規劃和旅游規劃的目標得以最終的體現,并通過具體的內容和形式反映規劃,對規劃起到促進和落實作用。而之前的“旅游規劃”已經對市場做出了預測,對“景觀設計”本身起到檢測和反饋作用,尤其是“ROS”分析系統的運用,對景觀設計的合適與否進行良好的監督。同時旅游規劃和景觀設計本身也都涉及了部分對方的內容。 根據以上的框架和場地的特征,歸納本區塊的場所精神為“山骨水脈花容”――山的延伸構成空間景觀骨架,水脈的通達為空間增添了活力和情趣;而人們在山水之間居住生活,種植桃、李、梅、菰、蒲、百合,“景物因人成勝概”,“花容”代表著人與自然和諧的景觀,“花容”表達著生活情趣,“花容”更將是一種休閑體驗。而這些場所的精神突出了景觀內涵,而且還深化了規劃的層次,無論對旅游規劃還是風景園林規劃都是起深化的作用。設計將本區分為六大景區,自北而南分別是田園風情景區、小梅山景區、濱湖景區、太湖樂園景區、邱城景區和綠廊景區。這些“亮點設計”使“景觀設計”的本身功能作用得以淋漓發揮,凸顯了景觀設計在旅游規劃和風景園林規劃中的重要作用。 3.3.結論 景觀規劃并不存在,所以也談不上與旅游規劃的關系。景觀設計和旅游規劃是風景園林規劃的兩項不同內容,但相互影響:旅游規劃可以為景觀設計提出市場的可行性預測和方向,并對景觀設計的規模和等級作出評估,并監督景觀設計成果的市場運作和成效;景觀設計可以為旅游規劃提供更好的和最具特色的項目“亮點”方案,為旅游的順利開展提供最大的可行性和可能性,可以為旅游規劃所倡導的“眼球經濟”服務,同時景觀設計必須按照風景園林規劃的要求,設計的原則不僅僅局限于經濟,還要遵守生態、地理、生物、環境、歷史和哲學等多學科的要求,使景觀設計具有可持續性的特征,這點上景觀設計高于了旅游規劃,有旅游規劃所不能包容的地方,雖然現在旅游規劃也談自己有“景觀生態”等的內容,但層次相差太遠,有不如無;而旅游規劃有市場策劃等內容,這也是景觀設計也包容不了的,所以兩者間是交集,有相同的地方,但各自都代替不了對方的作用,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推動風景園林規劃的的順利實施,早日帶來人們盼望已久的“詩意化的棲息地”。 引文出處: 【1】:論景觀概念及其研究的發展,俞孔堅,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87.9(4):433-438 參考文獻: 1. 論景觀概念及其研究的發展,俞孔堅,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87.9(4):433-438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