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物園集錦(十二)——廈門市園林植物園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物園就是一睹植物們風采的最佳地點。由于地域和自然環境的差別,不同地方的植物種類、形態和生長習性各有不同,所以各地的植物園都自己的特色植物。而且,植物園不僅在向普通人普及宣傳植物知識,同時還承擔著保護植物多樣性等植物研究任務。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中國各地著名的植物園:
廈門市園林植物園
廈門市園林植物園位于廈門島東南隅的萬石山中,始建于1960年,是福建省第一個植物園,是鼓浪嶼——萬石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4.93平方公里。作為廈門市開發較早的重點景區和瀏覽勝地之一。廈門舊有二十四景,在植物園范圍內就有其中六景,即“萬笏朝天”、“中巖玉笏”、“天界曉鐘”、“太平石笑”、“紫云得路”、“高讀琴洞”,涵蓋山、洞、巖、寺諸景觀,歷代摩崖石刻眾多,是風景名勝薈萃之地。新廈門二十名景中,本園內也有三景:萬石含翠(即萬笏朝天)、天界曉鐘、太平石笑。
從現存的摩崖石刻看,游覽勝地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明代萬歷年間,如天界醉仙巖“醴泉洞”三字為明代萬歷十一年(即1583)傅鉞所刻,長嘯洞東石壁留有萬歷戊申年(1608年)施德政等三位抗倭將領登高望遠,情懷激蕩,相互唱和的詩句,更有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廈門遺跡多處。至清代,巖寺、摩崖題刻更多,這充分表明此時不僅僧眾修持禮佛,廈門名士和一般市民也來此登山踏青,游覽勝境已十分普遍。
作為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廈門園林植物園從規劃著手,傾力保護原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修復多條登山步游道,控制違章建筑,使舊有名景點、眾多摩崖石刻得以基本保存完好。
作為引種馴化和園林建設示范基地,植物園充分發揮了應有作用。引種了速生樹種南洋楹;為福建省首次引種成功并推廣了優質高產的栲膠植物黑荊樹;為我國首次引種香子蘭,新西蘭麻等觀賞和經濟植物,至今全園已引種、收集6300多種(含品種)植物,并已擁有相對優勢的植物種類--棕櫚科植物、仙人掌科和多肉(多漿)植物、蘇鐵科植物和藤本植物等。根據規劃,已建成裸子植物區、棕櫚島、薔薇園、多肉植物展區、雨林世界、花卉園等特色專類園十多個,大大豐富了風景區景觀。
廈門市園林植物園地處經濟特區,緊鄰市中心,交通便捷,區位環境優越,地處南亞熱帶海島,夏無酷暑,冬不嚴寒,氣候宜人,園內山巒起伏,無山不巖,奇巖趣石遍布,溝壑縱橫,山巖景觀獨特,除眾多摩崖石刻,另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多處,歷史悠久,依托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建園以來,在大力薈集植物品種的同時,精心營造專類園,使新的人文景觀與舊有景觀交融,風景資源豐富和景觀類型之多為國內其他植物園所罕見,已成為國內頗具特色、影響廣泛的園林植物園。近十年來,年入園游客量均達百萬人次以上,國家主要領導人及不少國外政界要人曾來園視察、游覽,有的還在園內植樹紀念。1984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洋杉草坪內親手植了一株大葉樟,為本園增輝不少。
廈門園林植物園
廈門園林植物園標志
相關鏈接: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中國和德國屋頂花園發展對比
玫瑰姐計劃在4月份去德國,先在網上搜了一些德國攻略,找到了德國屋頂花園的文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