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玉環鹽堿地造出“四季” 綠化面積8800多畝
近年來,玉環經濟開發區依靠科技和辛勤的汗水,在被稱為“綠化禁區”的鹽堿地上打造出濃郁的新綠,現有綠化面積8872.75畝。
近日,記者在玉環經濟開發區5號地塊看到,10多位植樹工人正頭戴遮陽帽,埋頭在田地間勞作。他們用鋤頭翻出泥土,小心翼翼地將套著營養杯的木麻黃、桉樹的小樹苗放到坑里,然后用鋤頭往坑里推土,并用雙腳踩實土壤……
今年春節過后,這些植樹工人幾乎一直在重復這樣的工作。截至3月27日,今年,開發區的土地上已新增綠化面積605.8畝。
徜徉在日光的經濟開發區,隨處能感受到建設的激情,處處能聽到春暖花開的聲音。
看著這片鹽堿地從寸草不生到花草樹木滿目,玉環經濟開發區蓄淡圍墾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顏貽劍說:“做綠化,對植物都是有感情的,沒一點熱愛,綠化工作很難出成效。”
我縣人多地少,身處海隅的玉環人民用智慧和力量進行灘涂圍墾事業。2001年4月,漩門二期堵壩合龍,長長的堤壩,圍起了5.6萬畝新土地。
要想開發利用這片廣袤的鹽堿地,排咸成了首要任務。
“我們采取的排咸措施是人工排咸和自然排咸相結合。”顏貽劍告訴記者,他們先用機械在鹽堿地上開溝,遇到降雨天氣,滲進土壤的雨水會中和鹽分,再順溝排出,便能達到排咸的目的。
排咸進行到一定程度,“蓄淡”公司便引進“鹽堿地之寶”——咸菁在鹽堿地上廣泛種植。種植咸菁后,土壤鹽分得到有效降低,“蓄淡”公司便開始嘗試在土地上種植其他植物。
2006年,原漩門二期管理局領導外出考察,選擇主道樹種。經過比較分析,他們認為,當時的土壤條件只能適應木麻黃的生長,向縣林特局的專家請教后便開始引種木麻黃。
試種的木麻黃不僅在鹽堿地上存活了下來,且長勢良好。正當大家感到欣喜時卻發現,木麻黃容易遭受星天牛蟲害,對樹木成活、成林造成嚴重影響。
2008年,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后,工作人員發現,桉樹也能適應鹽堿土地,而它釋放出的氣體能有效遏制星天牛。于是,“蓄淡”公司便著手引進木麻黃和桉樹,在500多畝的基干林帶套種這兩種樹木,形成防護林,不但有效遏制蟲害,還解決了樹種太過單一這一問題。
土壤改造順利推進,防護林逐漸成長,開發區的綠化工作漸入軌道,苗木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單純依靠外購顯然不是長久之計。為此,“蓄淡”公司開辟出300畝苗圃,進行培育,并在去年擴展至500畝。這片苗圃育苗著木麻黃、桉樹、竹柳、木槿等眾多在漩門二期土地上生長著的苗木。“在苗圃育苗不僅能降低成本提高苗木成活率,還能抓住季節及時栽種,提高綠化效率。”顏貽劍說。
在發展規劃中,漩門二期的3.2萬畝陸域被分成四個8000畝,分別用作農業用地、工業用地、商住用地和濕地,其中以農業用地和濕地綠化量居多。
農業用地的綠化以農業主林帶、副林帶、基干林帶為主。在糧食功能區,適應鹽堿地的竹柳被大量種植。采訪當天,記者在農業地塊看到,成片的竹柳迎風擺動,樹枝上冒出了許多嫩綠的新芽,在春日暖陽中展現著生命力。
濕地綠化在保護鹽堿地原有的蘆葦外,還適當增加了其他可在鹽堿地上生長的樹木,提高其觀賞性,長4公里的“水墨東方”就是綠化與觀賞性有效結合的一個亮點。
“水墨東方”栽種著四季的特色樹種。桃樹、紫荊、落羽杉等是展現春景的植物,荷花、蓮花、紫薇等是夏景植物,烏桕、濕地松、柿樹等代表秋景,馬尾松、紅梅、黑松等則是冬景。在樹種的選擇上,“蓄淡”公司盡可能選擇樹葉顏色會隨季節變化的本地樹種,春日繁花滿日、夏日郁郁蔥蔥、金秋黃葉紛飛、冬日樹姿百態,讓游人在每個季節去濕地都能有一番全新的感受。
玉環經濟開發區正從一片鹽堿地逐漸變成生態花園。這片昔日汪洋下的灘涂,眼下正迎來興建開發的熱潮,玉環人將在這片土地上描繪出更美的圖景。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
山東11市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生態綠化各有高招
記者從山東省林業廳獲悉,山東省日照市、萊蕪市獲新一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目前,全國共計137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