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今年綠道將增40多公里 倡導綠色出行
環西湖木棧道每天吸引眾多市民慢步鍛煉
便民自行車
22日是“中國城市無車日”,今年活動主題是“綠色交通、清新空氣”,記者從市建委獲悉,去年“無車日”前夕,我市完成綠道長度39.2公里;今年,這一數字變成64.5公里。短短一年,市區新增綠道40多公里。我市通過城市整治“六大行動”,已經初步形成遍布江北城區的綠道鏈基本骨架,綠色出行方式深入人心。
漫步在綠意盎然的榕城,抬頭是青藤漫天橋,身邊是爭奇斗艷花,低頭是碧水清波漾。市民陳先生說,最近開車帶外地朋友路過白馬路,一路上古榕參天,天橋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三角梅,花壇里地被和喬灌木高低錯落,五彩斑斕,朋友嘖嘖贊嘆福州的滿眼綠意和清新空氣。“每天上下班,看慣了熟悉的風景,透過別人的眼睛,我才發覺自己生活在一個令旁人羨慕的城市。”陳先生說。
不到10米寬的街巷,盡是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檐角不時鉆出一叢翠竹或三角梅,紅色慢行道上行人悠然往來,讓人回到久違的坊巷時光。這是鼓樓區首條慢行道,僅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開放。鼓樓區試點的元帥路—臥湖路慢行道工程,讓人看到了小街巷整治的趨勢——精品化設計、精致化建設、精細化管理。這一點,家住西湖小區的張阿姨有著切身感受:“道路整治后,不論是路面排水、道路保潔,還是步行環境,都大大改善。”
目前全市小街巷整治活動正有序開展,對纜線進行規整或下地,對破損的路面、綠化、圍墻及排水設施等進行修復或“白改黑”。今年,每個城區均要完成2~3個片區、10條左右小街巷整治,使環境綜合整治連線成片、特色鮮明。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北京最長濱水綠道啟動建設
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京密引水渠綠道昌平段、順義段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將于2018年底竣工。其中昌平、順義兩段總長度60.2公里,批復建設驛站3個,林下游憩場地22處,濱水綠道總長158.8公里。【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