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新型城鎮化應賦予生態文明的內涵
近年來在大城市面臨房價上漲、交通擁堵及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的挑戰之下,新型城鎮化工作日漸受到各方重視。相關專家表示,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以人為核心、因地制宜應成為推進新型城鎮化重點關注的方面。
近日在京召開的“環球對望·中國與世界”高峰論壇上,北京生態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賈衛列表示,新型城鎮化應該在生態文明的框架下進行,即要賦予城鎮化以生態的內涵。只有這樣,新型城鎮化才能更加健康地推進。原來的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把自然循環的生態鏈條打斷了。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要恢復這個鏈條,這樣城市建設中的環境問題、文化問題才能找到解決的突破口。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楊保軍認為,大城市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必然會出現“大城市病”,表現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住房短缺等。應對的核心辦法有兩個,一是制度的完善和建設;二是規劃的引導,主要是把經濟活動在空間上合理布局,就是從原來的就城市論城市走向區域,在區域層面形成大、中、小城市彼此的協調和分工合作。如果不走這條道路,大城市的問題只會加劇,不會解決。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陳耀認為,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而不是簡單的蓋大樓,修馬路。要引導一部分優質產業資源向中小城鎮集中。同時,包括中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要不斷完善,只有造就好的環境,才可以吸引更多人到中小城鎮中來。此外,要做好基礎服務,推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社會保障一體化,推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在此次論壇上,一些城市結合各自特色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措施受到與會者關注。成都市北京投資促進中心主任譚忻表示,近年來成都不斷規范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例如,成都是國家首批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并設立了西部唯一的國家知識產權專利審查中心。增強城市的服務功能使得成都成為國內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城市之一。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則借助轄區80%的面積都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契機,在城鎮化過程中突出生態主題,良好的生態和人居環境越來越吸引國內外賓客,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閑時尚品牌。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