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舉例印尼城鎮化:城鎮人口分布在大都市
印度尼西亞的城鎮化進程始于上世紀70年代。1970—2010年間,印尼城鎮人口平均增長率為4.2%,城市化率增加了2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3倍,超過印度、菲律賓等國,成為亞洲城鎮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印尼城鎮人口比重約為50%,預計到2025年,城鎮人口比重將達67.5%。萬隆理工學院城市規劃專家德里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印尼城鎮化的主要特點在于城鎮人口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少數幾個大都市。
首都雅加達人口超過1200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印尼城鎮化進程的一個縮影。上世紀70年代,印尼經濟開始起飛,大量外國投資涌入。雅加達憑借其廣闊市場、充足勞動力和便利交通成為外國投資熱地。印尼政府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不斷放寬對外國投資的限制,實施了一系列簡化貿易手續的政策措施,促進了貿易發展,帶動了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推動了大都市的崛起。
到了20世紀90年代,雅加達吸引的外國投資占全國總投資約20%。雅加達的國際貿易業務迅速增長,印尼近1/3的出口產品和超過一半的進口產品都要通過雅加達的丹戎不碌港交易。工業、金融業和服務業發展的同時帶動了房地產業的發展,大型購物商場、高級辦公樓、賓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經濟的高速增長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這一時期,雅加達新增人口中有30%是到大都市尋找工作機會的農村人口。在亞洲金融危機前,雅加達已初具國際大都市雛形。
盡管金融危機使雅加達的城鎮化步伐有所放緩,但近幾年來的經濟回暖還是吸引大量勞工源源不絕地涌入。與此同時,人口過度膨脹也給就業帶來巨大壓力。尤其是一些勞工因缺乏技術而被企業拒之門外,成為當地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造成雅加達的犯罪率不斷上升。如何吸收外來勞工、創造就業崗位成為印尼政府面臨的一個難題。
為解決這個問題,印尼政府雙管齊下,一方面不斷放寬投資限制,改善投資環境,對投資戰略產業的外國公司給予稅收優惠,吸引外國企業在印尼投資建廠;另一方面注重小微企業在吸收勞工方面的作用,為小微企業融資助力。去年開始,印尼政府還針對低收入者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建造面向工人的廉價住房;將街頭小販等非正式勞工重新安置在固定集市里,并給予他們減免稅收和租金的優惠待遇,以保障他們收入穩定。今年剛出臺的醫療保險計劃覆蓋率達72%,為勞工提供了福利保障。
雅加達市長佐科威認為,要解決城鎮化給雅加達帶來的壓力,最重要的是加大對其他地區的投資,促使勞工流向其他城市。印尼政府2011年推出經濟建設藍圖,計劃與企業和外國投資者合作,投資2000億美元,針對印尼五大島嶼的不同特點制定發展投資計劃,以做到因地制宜、促進區域均衡發展。此外,印尼加入了東盟互聯互通項目,加大對不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促進該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城鎮化水平。德里克對本報記者表示,要促進城鎮化的健康發展,除了加強互聯互通外,印尼政府還要繼續完善勞工法、土地法等法律建設,為政策的實施提供法律保障。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造城運動”也是一種城鎮化欠賬
面對因過分追求城鎮化而帶來的繁華與破爛齊飛后遺癥,一些地方的對策明顯有些遲鈍,甚至到了相當被動的局面。這里面固然存在城市消化不足的問題,但根本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的決策偏離了正確軌道。【詳細】
河南省以載體建設拓展城鎮化發展新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努力打好“新型城鎮化牌”,不斷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取得了顯著成效。【詳細】
專題丨特色小鎮,究竟該如何建?
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鎮”,它沒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區”,它不是單純的“大工廠”,而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特色產業,融合文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