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留住鄉愁”有必要重申移樹禁令
24日,江蘇省綠化委員會和省林業局聯合發文,嚴禁在造林綠化過程中進行大樹移植等追求奢華、急功近利、鋪張浪費的行為。凡不按要求,勞民傷財進行綠化造林的單位和地區,一律不得參加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和省相關獎項的評選,已經獲得上述稱號或獎項的也將依程序取消。同時,國家和省相關綠化造林項目資金也不對其支持(2月25日《新華日報》)。這一禁令堪稱既接地氣,又適逢其時。
不需要援引多少科學依據佐證隨意移樹的惡果,恐怕連小學生也知道“人挪活,樹挪死”的自然規律和生態常識。我之所以謂移樹禁令為重申,是因為高層早已發過類似禁令。2003年國家林業局就發布通知,對于國家規定的重點防護林和古樹名木,以及生態地位極端重要、生態環境極端脆弱的特殊保護區和重點保護區的樹木,嚴禁采挖。2009年該局再發通知要求,堅決遏制大樹進城之風。可見,禁令不是新聞,禁令落空才是新聞。
以大樹進城為代表的亂移樹行為,不僅直接破壞自然生態,更衍生毒化社會生態。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專家曾警告過,大樹進城犧牲的是原生地的生態環境。生長在山上的大樹有著涵養水分、固定土壤、為鳥類提供棲息環境的作用。對大樹的采挖,會對局部的生態產生很大的影響,改變物種共存的環境,對生態鏈造成極大的破壞,甚至造成一些物種的滅絕。
而亂移樹對社會生態的破壞則更可怕。媒體曾報道,為應付上級生態林達標驗收檢查,某縣竟派人連夜突擊植樹300棵,等檢查組走后,由于當地氣溫高達40℃,次日這些根基不牢的樹悉數曬死。之后,鎮里又連夜將死樹連根拔掉拉走。如此鬧劇,引發當地百姓強烈不滿。某鎮從越南原始森林陸續引進250棵百歲以上紫薇樹,每棵古樹約40萬元,首批98棵紫薇樹集體死亡,直接損失達數千萬元。某市嫌城區綠化“檔次”太低,要求挖掉原有的綠化帶和行道樹,移栽四季常綠的大樹,且移栽工程居然選擇在不宜植樹的5月中下旬進行,結果導致大量大樹死亡。除了滋生造假亂象,亂移樹更助長腐敗暗流。大樹名木進城,催生園林綠化成為熱門行業,也衍生腐敗高發區新沃土,地方官員因此落馬的案例新聞被媒體頻頻曝光。時下一個不爭事實是,一些地方官員之所以熱衷于移樹換樹,經手不窮靠樹吃樹堪謂重要腐敗誘因。
事實亦然。一些原本札根深山老林的古樹大樹被人為移出,刨去運費等成本,每棵凈利潤至少在30%以上。由于目下大樹古樹尚無統一定價機制,樹價上下空間很大,有的地方甚至出現園林綠化部門要求大樹經銷方提高報價的怪象。以致一株普通榕樹,在賬面上身價竟然高達10余萬元;一項實際支出60多萬元的城市綠化工程,賬面支付款卻“瘋長”至150多萬元……
當然,亂移樹的深層成因在于,官員城市化建設理念和經營城市政績觀有恙。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森林城市、生態城市、園林城市等新興城市發展理念的興起,一些地方官員違背科學發展觀,在畸形政績觀沖動亢奮下,不擇手段不計成本不顧后果,營造所謂城市園林綠化“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自然,由于地方政府政績園林綠化投資沖動,大樹進城名木進城使園林綠化成為熱門行業和腐敗高發區。由是,重申移樹禁令嚴厲喝止官員胡來十分必要正當其時。
當然,禁絕亂移樹,歸根到底還要排解官員發展理念和政績觀有恙的問題。進而,真正讓中央城鎮化會議所提“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等要求,變成官員經營城市的理念自覺和實際行動。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
山東11市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生態綠化各有高招
記者從山東省林業廳獲悉,山東省日照市、萊蕪市獲新一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目前,全國共計137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