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書香世家第一宅
皇城相府,坐落于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又名午亭山村,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共有16座院落,640間房屋,總面積3.6萬平方米,分內城(原名斗筑居)和外城(原名中道莊)兩部分。
皇城相府建筑總的特征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其總體建筑風格與祁縣喬家大院、靈石縣王家大院相似,都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院。不同的是,明清時期生活在這里的陳氏家族科甲鼎盛,有多達38人走上仕途,而且大多政績顯赫,可謂是翰林世家。因此在皇城相府旅游時,除了欣賞別致的古建筑,更要感受陳氏家族書香門第的濃厚文化氣息。由于其主人陳廷敬顯貴的封建士大夫身份,皇城相府的整體建筑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意蘊,具體包括等級分明的禮制觀念、平和溫順的中庸思想和嚴格律己的修身要求三個方面。
禮制觀念:院落布局“貴賤有等”
《禮記》開宗明義“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作為中國傳統的治家治國思想,傳統禮制觀念深刻影響著主人陳廷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其居所的建筑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禮制觀念的突出表現是“貴賤有等”,這表現在相府建筑居室的安排和風格上:在居室安排方面,皇城相府院落房屋的形式普遍采用三進式——第一進院落基本是男仆或護院人的居所,最后一進院是女傭的住所及廚房,中間院落是主人的居所,在皇城相府建筑的空間分布上嚴格遵循這種次序。在居室風格方面,主人居室寬敞明亮,雕梁畫棟,清新雅致;管家院和女傭院的房屋,無論是居于北面的正房,還是東西兩側的廂房,均為單層平房,低矮樸素,裝飾簡單。需要強調的是皇城相府小姐院的建筑風格,它采用卷棚頂,房頂沒有屋脊,屋頂不加雕飾,其寓意為無棱平滑,意為女人要平和、溫柔、善良,這充分說明陳氏家族嚴格尊崇“男尊女卑”的封建禮制。俯瞰這座偌大的院落,單單憑著房屋高矮和裝飾,就可以推斷房屋主人的地位,由此可見禮制觀念的烙印已深深地滲透在皇城相府的建筑上。
中庸思想:建筑對稱方正
在皇城相府的建筑中不僅有禮制觀念的反映,也有平和溫順的中庸思想的體現。中庸即為“中正平和”“不偏不倚”之意,它教導人們中而不偏、庸而不易,是人立身處世的基本要求。
中庸思想在皇城相府建筑中的首要表現是建筑的對稱——相府的每一座庭院大致采用三進式安排,房屋沿著中軸線排列,左右廂房對稱,整齊排列,方正嚴肅,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濃重的溫柔敦厚之感。中庸思想在皇城相府的另一鮮明表現是對其組成部分——外城的稱呼上。相府的外城又名“中道莊”,《陳氏家譜》記載“中道莊者,上下皆村落,故以中道名莊”。“中道”即為“中正之道”“中庸之道”,外城的這個名稱實際上是陳氏家族心靈境界的表露和嚴格恪守中庸思想、踐行中庸之道觀念的顯現。
另外,相府的四合院不論規模大小、布局繁簡,看上去都規規矩矩、方方正正。“正”的規范當屬禮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類,中國傳統文化中向來以“正人君子”為理想人格的表征。四合院建筑是中國傳統建筑的突出代表,相府四合院的特點之一是房屋布局與家庭成員的住房安排有嚴格的規定,房屋建筑一般是正房高于側房,從而凸顯了鮮明的家長制符號特點;相府四合院的特點之二是設有專門的堂房,婚喪嫁娶之禮一般都在此舉行,相府傳統的倫理觀念在此得以延續。
“修身”理想:對聯內涵深蘊
中庸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熏陶,以達到陶冶身心、涵養德性的目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歷來是傳統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歷代的官宦家族都很重視族人的人格修養,皇城相府的建筑便體現了陳氏家族嚴格律己的修身要求。皇城相府的主人陳廷敬為文淵閣大學士,作為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和守護者,其自然十分注重整個家族成員的個人修養,于是“修身”理想在相府的建筑上得以體現也就是極為自然的事情。
皇城相府建筑各個居室的對聯也傳達了相府成員的“修身”理想。這些極具傳統文化內蘊的對聯,不僅體現了屋主的“修身”思想,同時增加了建筑的人文審美氛圍。康熙皇帝欽賜的“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楹聯是皇帝對陳廷敬年輕時名聲功績著于朝堂,年老后恪守晚節的人格修養的贊揚和充分肯定;相府弟子學習的日知書房楹聯“事當發軔求初步,學似為山重始基”是對注重開始和夯實基礎的治學方法的嚴格要求;“忠厚培心和平養性,詩書啟后勤儉傳家”是對人格修養和家風傳承的殷切希望;后人稱贊陳廷敬一生的對聯“秤直鉤彎知輕識重,磨大眼小粗進細出”,更是值得細細品味。
相府歷經400年風雨滄桑,巍然屹立,雄姿依舊,它不僅是中國建筑的奇跡,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其精致典雅的建筑所折射的深厚龐博的傳統文化意蘊,是中國文化精髓的集中展現。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探秘七里峪景區 發現珍稀樹種長裂葛蘿槭
稀有的長裂葛蘿槭樹種夾雜在霍山的密林中,她的嫵媚、她的廬山面目隨著深入了解,對她的疑惑也一點點地排除。這是一組經過2010年數月實地考察并查找資料后公開的圖片。【詳細】
山西恢復濕地功能 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
山西地處內陸腹地,屬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作為全國重要煤炭能源基地,山西濕地保護對改善全省生態環境尤為重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