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植物志》編研工作將在中國完成
昨日,中國科學院和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的科學家們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雙方合作的重大項目《肯尼亞植物志》編研工作正式啟動,最終叢書將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據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青鋒教授介紹,編寫《肯尼亞植物志》是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開展對外科技合作和互惠合作研究以來落實的首個重大項目,“由中國科學家作為主要完成人承擔相關的科研任務和編撰另一個國家的植物志,這是前所未有的開創性工作”。肯尼亞國家博物館副館長、研究與收藏中心主任瓦卡拉·姆萬多博士作為《肯尼亞植物志》的第二主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編寫《肯尼亞植物志》,對肯尼亞國內乃至東非地區的基礎科學研究和自然資源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獲悉,肯尼亞是一個地形地貌非常多樣的國家,植物種類達到近萬種,編寫志書的難度也相當大。《肯尼亞植物志》計劃按網絡版和紙質書兩種形式出版。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藝平表示,集團旗下的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為此已建立網絡出版平臺“肯尼亞植物志在線”,紙質書分為20卷陸續推出,全部出版時間將耗時10-15年。在2017年深圳召開的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上,該叢書第一卷就將正式面世。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發表通告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發表通告,要求包括肯尼亞在內的183個成員國于2018年2月28日前完全公布其象牙及犀牛角庫存。根據該公約,其183個成員國必須每年都要做出此項公布。針對象牙和犀牛角的兩份通【詳細】
走進肯尼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
安博塞利國家公園位于肯尼亞與鄰國坦桑尼亞交界處,大量野生動物棲息于此,尤以大象眾多而聞名。【詳細】
肯尼亞國家公園里的“綠色鐵路線”
12月的肯尼亞國家公園,浩蕩的動物大遷徙已經結束,數百萬只角馬、斑馬、羚羊穿越馬拉河,回到雨水重新滋潤后的坦桑尼亞塞倫蓋蒂保護區。【詳細】
《泛喜馬拉雅植物志》編研項目發布階段成果
12月18日,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牽頭開展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泛喜馬拉雅植物綜合考察和植物志編研項目在北京發布階段性成果。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出席發布會并講話。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