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南公園6月開園有11處核心景點 融入海綿城市建設
從空中航拍南公園全景圖。
備受市民關注的南公園改造工程本月底即將完工,下月底計劃開園迎客。昨日,本報記者跟隨臺江區園林局工作人員入園實地探訪,為大家揭開公園的神秘面紗。
看點一:
【愛國主題鮮明】“請用國貨”石碑重立門前廣場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南公園位于國貨路的大門前,只見3000多平方米的廣場已全部鋪上地磚,十分開闊。入口的大門是一座牌坊,工人們正在房頂上鋪設瓦片。
據介紹,南公園入口大門是上世紀70年代由福州鳳池書院整體遷移而來。2008年因牌坊被白蟻毀壞,改為水泥柱簡易入口。如今按照原先的牌坊尺寸和形式進行復建。
“廣場今天已鋪設完畢,‘請用國貨’的石碑復制品今晚將立在這里。”臺江區園林局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該石碑目前已作為文物被收入博物館,此次立于門前廣場的是復制品,承載著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觀察:國家級海綿城市“延遲交卷”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開評了首批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照申報要求, 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周期為兩年。但3年過去了,本該去年就驗收的項目到目前為止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是為什么?【詳細】
上海浦東:大力推廣海綿城市道路核心技術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浦東新區第九屆學術年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