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博會完美收官 傳播“綠色理念”遇見城市未來
第七屆城博會展會現場
生態文明新時代,綠色發展新動力。6月19日,第七屆中國(重慶)國際綠色低碳城市建設與建設成果博覽會(簡稱“城博會”)在重慶國際會展中心完美收官,在過去的4天里,為山城帶來一場綠色盛宴。
2萬多平方米的展區內,九大主題展館、七大行業會議、3個國際技術交流會同步召開,來自意大利、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北京、上海、廣東等12個省市和重慶20余個區縣以及重慶鋼結構產業、中安安產科技發展、杭蕭鋼構股份等260余家企業參展參會。近4.5萬名行業專業觀眾和11萬名普通市民前往觀展;“未來之家”體驗展示建筑吸引3.5萬余名觀眾體驗參觀;3600余名國內外、市內外行業人員參加了相關會議。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秘書長楊西偉盛贊,本屆城博會立足重慶、輻射國內、面向國際,充分體現了“展示、交流、協作、傳播”的展會價值。
展示:高度契合“五大發展理念”九大展館精彩紛呈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全面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重慶市在“十三五”規劃中,也重點從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能源等方面展開布局。
“這種背景下舉辦第七屆城博會,可謂順勢而為,生逢其時。”第七屆城博會組委會負責人趙輝表示,第七屆城博會主要集中展示近年來重慶五大功能區域在綠色低碳城市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國際綠色低碳建設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是中央城市工作會之后,我市建設領域的一次盛會,是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央‘五大發展理念’和重慶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
事實正是如此。在城博會現場,九大主題展館涵蓋了綠色建筑、綠色交通、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建筑產業現代化、新能源與低碳建筑等多個領域。
在智慧交通館,智能停車庫模型吸引了大批市民駐足觀看。市民只需將愛車開到車庫門口,啟動按鈕,系統便自動停車到位,全程不超過60秒。該設備大大優化了停車流程,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線下停車場資源共享,提高停車場利用率和用戶便捷度,有效破解停車難。
在建筑產業現代化館,以重慶鋼結構產業代表的企業展示了建筑物的部件的流水化生產。市民親眼目睹像造汽車一樣“組裝”房子,感受建筑業的“工業革命”。
交流:重磅會議不斷共商城市綠色發展
展會期間,一個行業工作會議、五大行業主題會議、三大國際技術交流會議依次展開,住建部相關領導、行業“大咖”、企業代表等齊聚山城,共商城市未來綠色發展。
其中,“2016中國(重慶)智慧城市發展研討會”大膽探索智慧城市建設,力圖治愈“城市病”;2016中國(重慶)鋼結構建筑推廣應用技術交流會上,抓好“供給側”,加快行業轉型升級引發熱議;2016中國(重慶)綠色建筑與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應用交流會以綠色建筑與生態城區發展、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為重點展開了討論……
此外,2016中國(重慶)城市停車設施建設與模式發展研討會、2016中國(重慶)綠色生態城區發展研討會、2016中國(重慶)鋼筋加工配送技術應用研討會等,均帶來精彩的觀點與論述。
在國際交流方面,城博會主題活動之一——第三屆中意(重慶)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國際論壇及展覽分外引人注目。該論壇主題為異域同構,通過展現中意兩國在時間、空間不同,尋求城市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的一致性。
在新加坡建設局、市城鄉建委聯合主辦的中新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交流會上,新加坡建筑行業著名專家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對新加坡的綠色建筑以及裝配式建筑與我市建筑行業著名專家進行交流,促進可持續城市建設發展。而這次會議,也被視作建設領域加強中新合作一個舉措。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觀察:國家級海綿城市“延遲交卷”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開評了首批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照申報要求, 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周期為兩年。但3年過去了,本該去年就驗收的項目到目前為止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是為什么?【詳細】
上海浦東:大力推廣海綿城市道路核心技術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浦東新區第九屆學術年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