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建筑 青海有望領跑全國
在第十七屆青洽會上,紐約世貿中心交通樞紐微縮模型
中國園林網7月4日消息:在今年的青洽會現場,一個3.3米高的埃菲爾鐵塔和酷似白鴿展翅造型的紐約世貿中心交通樞紐微縮模型引來眾人圍觀,這些都是落戶我省海東工業園區的青海明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明陽科技公司”)通過3D打印技術完成的作品。
“建造這個車站美國花費了12年時間用了40億美元,我們制作并展示這個模型,就是想說明3D打印技術非常擅長這類異形建筑,3D打印建筑的精度更高,使用的人工、材料更少,而且不會產生粉塵,建設工期將大大縮短。”青海明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煒說。
利用青海石膏資源研發3D打印油墨材料
青海有著十分豐富的石膏資源。據1983年的勘探資料顯示,青海已探明石膏儲量27.88億噸,特別是青海的海東地區有著優質的石膏礦藏,而西寧北山上裸露的白色礦層就是石膏礦。
張煒是土生土長的青海人,加上自己做了八年的石膏粉銷售工作,張煒對石膏并不陌生。“做銷售時我就發現,青海的石膏粉一噸只賣280元,而一家上海的企業用石膏粉手工制作家裝建材,一平方米的價格是7000元。”這種對比讓張煒深刻的感受到,沒技術,青海人掙得都是辛苦錢,如果能用機械加工石膏家裝建材,將大大提高石膏的附加值。
伴隨著3D打印技術的誕生,石膏成為了3D打印的常用材料之一,這讓張煒看到了石膏增值的潛力和機會。經過多方尋找,張煒與國際機構合作,研發出以我省石膏為主要材料的3D打印建筑油墨材料。此后,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對接下,張煒進一步開展研發,利用發電企業、鹽湖企業的廢渣和尾礦的不同特性,生產不同的3D打印油墨材料。
“燃煤電廠會產生大量的脫硫石膏,脫硫石膏和天然石膏的成分很相似,用這種脫硫石膏加工3D打印建筑所需的材料,不僅能消納大量的廢渣,而且降低了3D打印建筑材料的成本。”張煒興奮地說。隨后,張煒還陸續研發出將青海的鎂水泥、氧化鎂、氯化鎂、脫硫石膏、磷石膏、高低溫鹽等工業廢料制成3D打印油墨材料的專利技術。
張煒說,我們計劃重點開發建筑、家居減材、食品和醫藥包裝四個領域,用天然石膏加工的3D打印油墨材料主要生產食品、藥品及化妝品包裝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也可以在一個月內完全降解。回收回來的材料可以用于建筑家裝領域,而利用脫硫石膏等廢料生產的油墨材料可以用在建筑領域,這不僅能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而且通過綠色供給引導了綠色消費。
集成國際各領域先進技術打造3D打印產業鏈
根據國際咨詢機構預測,到2025年,3D打印技術的經濟影響每年高達5500億美元。由于石膏礦制成的油墨材料是很好的無機材料,有著零甲醛、重量輕、成本低、耐火等特點,這足以吸引到國際上多個建筑墻體行業、工程機械領域國際最領先公司來到青海,加盟青海明陽公司。
全球最頂尖的建筑材料生產商德國可耐福、全球最杰出的機械制造公司德國愛立許集團、行業領先的設計數控公司意大利馬迪克斯公司……七家國際巨頭與明陽科技公司達成亞洲地區唯一合作伙伴意向,這些國際巨頭的加盟,實現了3D打印建筑技術的最優設備匹配。同時,明陽科技公司通過與相關軟件公司合作研發,已擁有九軸打印機器人,突破了又一個3D打印建筑的設計難題。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韓國光教 Galleria 百貨公司大樓
2020 年 3 月 25 日 – 由 OMA/克里斯·范杜恩(Chris van Duijn)設計的 Galleria 百貨公司在首爾南部的新市鎮光教正式開幕。 Galleria 光教店位于這新城市發展區的中心,周圍被高層住宅包圍著,石塊般的外形賦予其自然氣質,使之成為光教居民生活的一個焦點。【詳細】
從建筑看城市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當今我國文化建設領域的重要工作,其意義和影響不言而喻。雖屬文化問題,但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和物質載體則遍布于經濟社會的諸多領域。建筑文化就是其重要形式之一。建筑和城市規劃【詳細】
蘭州理工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專業展開幕
5月26日上午,蘭州理工大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