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建設“海綿城市”:法國注重循環設計
法國:形態不一提升循環
位于歐洲大陸西端的法國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明顯,全年降雨量較為充沛。法國作為現代城市雛形起源國之一,其境內不少主要城市的排水、防澇以及雨水循環處理的設計思路各具特色,形態不一。這些不同的地表水處理體系如同海綿一般,既使得城市免受了內澇之苦,還提升了水循環利用率。
巴黎作為法國首都,其水循環系統堪稱世界范圍內大都市中的典范。1852年,著名設計師奧斯曼主持改造了被法國人譽為“最無爭議”并基本沿用至今的水循環系統。奧斯曼的設計靈感源自于人體內部的水循環。他認為,城市的排水管道如同人體的血管,應潛埋在都市地表以下的各處,以便及時吸收地表滲水。城市的排污系統則如同人體排毒,應當沿管道排出城鎮,而不是直接傾瀉于巴黎的塞納河內。奧斯曼的這一設計理念避免了巴黎市在暴雨時的地表徑流量大幅增加,緩解了瞬時某一地域的排水壓力。目前,法國正逐步施行雄心勃勃、擬投資額高達1000億歐元的“大巴黎改造計劃”。巴黎市政府工作人員介紹,在這項宏大的計劃中,巴黎會進一步完善維護既有的城市水循環系統,同時還將在巴黎市的多個地點增添蓄水、凈水處理中心,提高整個城市對雨水的收集與再利用。
如果說巴黎市的城市水循環設計思路源自人體,那么另一座法國著名城市里昂的水循環處理則是因地制宜,充分借助了自然的力量。相比于巴黎,里昂的城市水循環并不過分突出地下排水管的作用,城市中的數個社區區域內各有低洼地面,其雨水收集充分借助了地面走勢的特點,讓雨水通過精密設計的水渠流入這些低洼地域。
里昂市中心的中央公園便建立在一片低洼地中。當地建筑設計師在建造該公園時,特意留出了一個容量為870立方米的儲水池。雨天時,公園周邊建筑上流下的雨水會被引水渠集中引入這個儲水池內。儲水池內不僅安裝了現代化的雨水凈化系統,還種植了許多水生植被以輔助凈化。隨后,經過凈化后的水被重新引入到城市綠化區中灌溉植被。
里昂市位于法國的索恩河與羅納河交匯處,雖然水資源較為豐富,但里昂的水務管理者仍不愿放棄對雨水的利用,并為此做出了極其細致的工作。首先,里昂市區內各個社區收集的雨水被納入到了城市一體化的水循環體系中,由當地政府負責對水質進行統一監測與管控;其次,里昂政府將本市各處的道路規模、土壤類別與地型走勢等信息進行了統一梳理并公示,任何市區內新的建筑項目均需要考慮到這些基本信息,將雨水管理納入設計規劃中,并接受當地政府的查驗考核。憑借著這種精細化的城市水循環監管體系,里昂市近年來多次獲得國際城市水務管理領域的評比冠軍。
實際上,在法國諸多具備良好城市水循環系統的城市中,巴黎與里昂僅僅是代表之一。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法國在對一些小型城鎮進行水循環規劃與管理時,應用了更多現代化的設計理念與技術。負責設計規劃法國萊佩爾勒市“海綿城市”概念的BASE建筑事務所工作人員認為,弱化城市與水界限的設計規劃思路未來或將成為業界潮流,讓冰冷的混凝土河堤與水電站被設計精妙的植被與大片綠化帶代替,既有利于城市內水的自然循環,也有助于環保,說到底,是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編輯:shangxiyun
相關閱讀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觀察:國家級海綿城市“延遲交卷”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開評了首批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照申報要求, 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周期為兩年。但3年過去了,本該去年就驗收的項目到目前為止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是為什么?【詳細】
上海浦東:大力推廣海綿城市道路核心技術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浦東新區第九屆學術年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