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屋頂綠化還需打通“軟障礙”
據報道,有60多年歷史的廣州市總工會建筑的屋頂上的一片“草坪”,讓城市的水泥森林增添了一份綠意,也讓炎炎夏日多了一絲涼意。記者了解發現,這種屋頂綠化能讓室內降溫3到5,節能效果非常明顯。
公眾對屋頂綠化這一概念已不再陌生。在光禿禿的水泥屋頂種上適宜的植物,好處相當多。一方面是有助于降溫,減少室內空調的啟用;另一方面,屋頂綠化還是海綿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屋頂綠化可截留雨水20%以上,最高可超過6成。此外,還有抑制霧霾、減少揚塵等作用。可以說,對廣州這樣一個夏天特別熱、日曬特別強,還常常有雨的大城市來說,屋頂綠化簡直是一種神奇的存在。
正因為此,大力推廣屋頂綠化,廣州是國內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但因為種種問題,推進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今年市兩會上,就有政協委員拿出統計數字,提出十年來廣州屋頂綠化率只有0.5%,屋頂綠化總量約69萬平方米,與“十三五”規劃定下的250萬平方米還有很大距離。要加大推廣力度,一方面當然需要資金上的支持。雖然有顯著的節能效果,但屋頂綠化確實需要較大的前期支出。舉個例子,白天鵝賓館就通過屋頂綠化,將30多年歷史的“故鄉水”進行節能改造,大大提升了室內的降溫性能。節能改造投入5800萬元,按照節能效率4年多就能收回成本。假設政府部門對這樣的節能改造有一定的啟動資金支持,或者稅收優惠等,將會刺激更多企業效仿。
另一方面,更關鍵的是在于需要相關部門進行技術規劃指導,打通一些“軟障礙”。公共建筑還好,但小區等建筑屋頂,要利用起來其實還有不少困難。有城中媒體報道,很多小區屋頂都是業主“各占山頭”,種植不當不僅起不到綠化、節能效果,還可能對房屋結構造成破壞。因為缺乏一套明確的操作流程,也沒有完整的技術指導,曾出現個別住戶滿懷熱情去綠化,結果到頭來害了其他業主的案例。尤其是小區屋頂屬于共有產權,誰能利用、怎么利用,還需進一步理清。因此,雖然廣州早就出臺了《屋頂綠化技術規范》,但當務之急是根據實踐遭遇的困難,進一步細化、厘清政策障礙。
當然,要廣州的節能減排效果更加突出,就要將環保理念前移到城市規劃、建筑設計這樣的前置關口上來。比如在城市規劃方面,曾入圍廣州獎的阿聯酋阿布扎比郊區,一座叫馬斯達爾的小城就堪稱是“全世界最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社區連廊采用傾斜臺面以形成自然風道、地面鋪設有機玻璃讓光照直達地下空間……在城市規劃中就充分考慮了環保要素。而在綠色建筑方面,除了圖書館、博物館等大型公共建筑要以節能標準建造外,也可鼓勵一些房地產項目充分應用。比如有的房地產項目,號稱不用開空調就能四季保持25恒溫,其經驗也值得借鑒推廣。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韓國光教 Galleria 百貨公司大樓
2020 年 3 月 25 日 – 由 OMA/克里斯·范杜恩(Chris van Duijn)設計的 Galleria 百貨公司在首爾南部的新市鎮光教正式開幕。 Galleria 光教店位于這新城市發展區的中心,周圍被高層住宅包圍著,石塊般的外形賦予其自然氣質,使之成為光教居民生活的一個焦點。【詳細】
從建筑看城市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當今我國文化建設領域的重要工作,其意義和影響不言而喻。雖屬文化問題,但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和物質載體則遍布于經濟社會的諸多領域。建筑文化就是其重要形式之一。建筑和城市規劃【詳細】
蘭州理工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專業展開幕
5月26日上午,蘭州理工大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