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產業添彩大美阜陽
近年來,阜陽市把發展花卉產業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民脫貧增收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出臺支持政策,大力推動花卉產業轉型升級,城鄉各地綻放的“美麗經濟”讓大美阜陽更“出彩”。
“幸?;?rdquo;興業富民
在阜南縣洪河橋鎮釤崗村,綠洲綠蘿種植專業合作社高達4.5米的連棟鋼構大棚內,80萬盆綠蘿或懸掛半空,或擺放地面,組成了一片立體的綠色“森林”。
“近幾年,花卉市場越來越紅火。家鄉的土地租金相對較低,且在花卉種植方面有扶持政策,返鄉創業是個不錯的選擇。”合作社負責人馮俠夫婦曾在廣東從事花卉種植,2015年返鄉創業,在釤崗村流轉土地種植花卉。
目前,綠洲綠蘿種植合作社已經投入近500萬元,建設連棟鋼構塑料大棚50畝,年產值500萬元,花卉銷往杭州、南京等地。自身發展的同時,合作社也在探索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利用金融扶貧政策貸款130萬元,帶動26戶貧困戶帶資入股,戶均年保底分紅3500元;利用就業扶貧政策,常年聘用貧困群眾40人,人均年工資近萬元。
花卉產業效益高、用工多、帶動能力強,已成為阜陽市產業扶貧的重要途徑。各地把花卉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抓手予以扶持,推動了花卉產業迅速發展。據統計,目前,花卉產業已帶動全市2萬多戶貧困群眾增收,正成為貧困地區的“幸福產業”。
“科技花”出口創匯
在潁州區農之源生態農業公司的無菌恒溫組培中心,成千上萬株綠色幼苗正抽出新芽。運用目前國際先進的植物克隆技術,一個小小的葉片便可以快速實現組織培養、良種繁育、無限增殖,并最終成為花色、大小整齊劃一的種苗。不僅節水節肥,而且產量高。眼下,這個擁有40萬個培育瓶的組培中心,正以每年繁育2000萬株花卉種苗、培育眾多自主新品種的表現,成為企業搶占中高端花卉市場的利器。
“通過快速克隆株苗,一瓶一年可以分出1000瓶,產能充足,我們就根據市場需要調整出苗數量。”農之源生態農業組培部經理凌飛東告訴記者。自落戶阜陽以來,農之源以其先進的組培技術,迅速打開了周邊花卉市場。“淡季一天也能走五六千盆,旺季都是整車往外走,高峰時一天可以走出四五萬盆。”農之源盆花部經理黃才華介紹。
通過引進和推廣組培技術、農業物聯網等新設備、新技術,發展中高檔特色花卉產業,阜陽市花卉產業開始向標準化、產業化、高端化邁進。農之源的紅掌、金豐農業的水生花卉、春江農業科技的郁金香、界首佳祺的彩葉植物、臨泉的映日荷花等產品,紛紛走出國門出口創匯,成為阜陽花卉的靚麗名片。其中,金豐農業已研發培育出多種荷花,單株花最高售價上千元,訂單式產品遠銷韓國、泰國等地;春江花卉的菊花、玫瑰出口至韓國等地;依靠新型荷花的開發,臨泉柳家花園每年的荷花出口量達十萬多盆。依靠先進產業技術,阜陽市花卉企業還先后制定了白鶴芋、紅掌等花卉的組培苗快繁技術規程。
來自市林業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花卉企業已達1051家,種植面積40萬畝,年總產值達44億元;花卉專業村上百個,大型專業市場10個,零售花店790余家,年銷售收入13億余元。
“繁榮花”盛放潁淮
花卉產業發展蓬勃,結合全域旅游和美麗鄉村建設,阜陽市各地還圍繞花卉深度挖掘旅游觀光產業,美了鄉村,富了農民。
位于潁東區插花鎮的錦怡小鎮今年7月26日正式開業以來,每天的客流量超過2000人,園區通過大量種植法國四季薰衣草、柳葉馬鞭草、百日草等花期在8個月以上的珍貴花種,營造出浪漫唯美的四季花海。
“全部建成后每天能夠容納近1萬名游客,下一步,我們將依托花海,把當地的特色文化、特色農產品融入到園區,以花為媒,發展旅游觀光產業。”阜陽錦怡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宏建表示。
阜陽地處中原大地,土壤肥沃、氣候適宜,具備發展花卉產業的有利條件,種苗生產、旅游觀光已使花卉產業成為盛放在潁淮大地的“美麗經濟”,桃花、荷花、菊花等各具地方特色的花卉主題旅游文化活動在阜陽遍地開花,先后成功舉辦的皖西北花卉園藝博覽會、第七屆安徽省花博會等多項盛會,更是在全國范圍內打響了阜陽花卉品牌。
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下一步,阜陽市將出臺完善扶持政策,大力扶持花卉產業基地、示范園區建設,促進龍頭企業創建、花卉深加工和電商應用,讓花卉產業成為助力大美阜陽建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北京花卉市場疏解搬遷現狀調查
從去年開始,北京花鄉花卉產業園、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北京四環花木中心(四環花?;ɑ苁袌觯⒕胖莼芡ɑɑ苁袌?、花香源花木場、神天龍園藝場、金奇樹花卉市場等大型花卉市場相繼關停,商戶們的最終去向成為花卉從【詳細】
2018中國花卉市場回顧:風云變幻 電商崛起
盆栽花卉產銷價格穩定,潛力巨大;鮮切花淡季不淡,發展勢頭強勁;北京多家花卉市場騰退,商家面臨機遇和挑戰;展會論壇精彩紛呈,帶動行業蓬勃發展;線上線下銷售多管齊下,拉動花卉消費【詳細】
2018年我國花卉產業從“野蠻生長”走向平穩調整
2018年是花卉行業平淡的一年,沒有強勢“黑馬”品種掀起軒然大波,沒有火爆行情拉起產銷高峰,沒有預期熱點激起外部資本涌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