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交易風險多?教你十招防騙!
隨著我國園林綠化建設的迅速發展,苗木市場快速繁榮,苗木交易也日益活躍。但是,始終存在一些人弄虛作假、不講誠信,在苗木買賣過程中用欺詐手段騙取錢財,擾亂市場的正常秩序。盡管各種以次充好、以普通品種冒充珍貴品種進行詐騙的案例已經屢見不鮮,然而本次案件中的詐騙手法還是不得不讓人感嘆:社會在進步,騙術也在升級,防不勝防。
下面總結了苗木交易中幾個需要注意或容易忽視的問題,以幫助大家提高警惕、避開陷阱。
一、不正常低價
在一些網站或信息雜志上,常可以看到一些明顯低于正常的苗木報價,而且還長期宣傳。這些廣告中,除個別屬處理苗木外,絕大部分是以低價“忽悠”客戶與他們聯系,實際上根本不可能以廣告中的價格成交。在信息傳遞如此快速的今天,撿到“便宜貨”的幾率是很低的。
二、什么苗都有
滿滿一大頁品種名,幾乎什么苗木都有,與賣苗的人商量數量、價格等,對方幾乎有求必應,很好說話。這十有八九是“誘餌”,因為一個地方的苗木種類都是有限的,每個苗木經紀人能組織到具有競爭優勢的苗木也是有數的。采購者如果圖省事,就很容易中了騙子的招。
三、地址模糊
對外宣傳自己有多大面積的苗圃,對于苗圃或地址寫得卻很模糊,比如就寫某市某區,電話往往也只是一個手機號,沒固定電話。當購苗者提出去苗圃看苗時,又找借口推脫,就是不讓去實地看苗。看貨下單是常理,遮遮掩掩的就應該引起警惕了。
四、乘黑裝車
看好貨,起好苗后,賣苗的借故拖延,就是不裝車,等到了晚上,或者購苗者疏忽大意不在現場時開始裝苗,這樣借機將一些差苗、不合規格的苗裝車充數。等到貨拉到工地發現時已經遲了,貨款交了,賣苗的也不會承認,不細心的結果是只能吃啞巴虧。
五、拿星級唬人
園林苗木的網站、雜志很多,其中一些還有各種級別的會員認證。由于管理不完善或技術有漏洞,一些騙子也成為了“星”級會員,利用人們輕信的心理進行欺騙。還有的連續刊登“顯示實力”的大幅廣告誘人上鉤。識別這樣的騙子,關鍵還是要謹慎,不盲從,小心駛得萬年船。
六、裝大款
有的購苗者開豪車,住高級賓館,說話口氣很大,甚至有些裝腔作勢,還有的領著賣苗者到豪華的辦公室,說公司有多大多大規模。但是一談起付款來他們就推三阻四,一點也不痛快,與“大款”身份極不相符。遇到這樣的人也要小心了,不要被表面的“氣派”蒙蔽。
七、下單量陡升
剛開始購苗時很痛快,苗款給得很及時,讓賣苗的覺得對方是個講誠信的人。做過幾筆買賣后,購苗者突然要一大批貨,并找借口說先欠上苗款。如果賣苗者放松警惕,貨發給對方后,再打電話就難找到人了。不是合作時間特別長的客戶,最好現款現貨,避免以后的麻煩。
八、虛假匯款
還有一些購苗者自稱是某政府機構或部隊管采購的,要賣苗者定高苗木價格,索要回扣。電話中談好合同后,購苗者傳真過來一份完整的合同,同時會傳過來一張銀行付款憑證,并在電話中催促賣苗者盡快將回扣款打給他們。對方可能是偽造的匯款單,苗木銷售者只要多一個心眼,親自到銀行查一下款項是否真正到賬,就可避免上當受騙。
九、舍近求遠
苗木一般是就近購買,既方便又能提高成活率。有的購苗者偏偏舍近求遠,不是為了圖便宜,且不是現款交易。遇到這一違背常理的行為,賣苗者需要提高警惕,有些很可能是因為信譽差、附近熟悉的人不和他們做生意才舍近求遠去外地的。
十、頒獎設局
現在苗木行業很活躍,各種業內的評獎活動也比較多。一些騙子冒充政府下屬部門工作人員,利用一些賣苗者想出名的心理,頒發各類所謂的榮譽稱號或獎章獎狀,騙取資金。還有的冒充電視臺、電臺記者,要賣苗者交制作費,說是能在廣播電視上為其做宣傳。對于這些騙子,只要打個電話到相關單位核實一下情況,就能戳穿騙局。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互聯網+時代“找樹”解苗農賣樹難
隨著智能手機與4G網絡的普及,微信、QQ等社交平臺成為苗木人在群里互通有無,嘗試交易的新領域。【詳細】
苗聯網打造一體化掌上苗木交易市場
近日,東方園林旗下網站、苗木行業電子商務平臺苗聯網(www.miaolianwang.com)宣布推出微信版的“賣苗通”,歡迎語稱:“關注苗聯網,沒有難買的苗,苗聯網微信版賣苗通正式上線。【詳細】
2014.3.29-30 中國(沭陽)春季苗木交易對接會
2013年10月10-12日,由亞太傳媒傾力打造的2013中國沭陽花木交易博覽會暨沭陽國際花木城開業典禮在沭陽國際花木城盛大開幕,第二屆中國園林綠化花木產業研討會同期舉行。該展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13個省市300多家企業參展,【詳細】
陜西:推進西安建種苗交易市場
陜西省政府辦公廳昨日下發《關于加強林木種苗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推進西安、楊凌、榆林、漢中等重點區域林木種苗交易市場建設,形成種苗生產、交易、流通網絡平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