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大師:綠色城市的建設與青年設計師的培養
主持人鄭占峰:
李院長提到了城市建設對自然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城市規劃領域對風景園林工作者也有更多的期待,希望風景園林工作者在城市規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把我們真正的希望放在青年身上。
下面有請鄭曉笛女士來講講清華大學的教學中如何讓青年學生在未來的設計中如何開拓眼界,樹立生態意識,樹立跟自然合作的觀念。
鄭曉笛(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特別研究員):
鄭曉笛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這不光在實踐領域,也不光在中國,在全球再實踐再教育方面都強調得很重要,在清華的課程設計中非常重要,因為對風景園林的設計師來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夠綜合處理非常復雜的問題,也就是說要考慮到非常多的因素,其實這些因素里面不只是生態。處理生態包括審美,包括人使用的,社會需求的,文化傳承的。每一個項目都是獨特的,因為這個項目的場地,所處的氣候、地理環境,它的具體歷史、需求、以后要面向的服務者都不一樣。我覺得,在學校里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一種能力,或者說讓他能夠掌握一種方法,以后他在面臨其他不同項目的時候都可以應用。很重要的是風景園林是綜合了生態、地質方面的知識,也包括人文、藝術知識,怎么樣能夠在一個項目里進行綜合組成。
另外一方面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具備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當然,理論一方面是視野。我們的專業,或者說整個人類城市建設面臨的比較核心和關鍵的問題是什么?在這些問題的挑戰下,國際上有哪些可能夠為我們所用可以借鑒的經驗和理論,清華在這方面可以提供比較好的國際平臺。在實際的問題中,學生能夠知道他們在真實的情況下需要運用到哪些知識,怎么樣能夠把自己的設計理念和實際的挑戰比較好地結合在一起。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會組織很多的國際會議,像去年我們和尼爾·柯克伍德教授一起舉辦了2016棕地再生與生態修復國際會議,就是在清華大學,當時請到了來自美國、英國、以色列,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專家到清華一起就這個問題進行探討,所以這對于清華的學生們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平臺。今年清華也主辦了世界風景園林師教育者工作聯合會的年會,由清華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大學聯合共同承辦,像這些重要的平臺都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
另外一方面,在我們的科研方面很強調能夠把學生在學校里面的探討和在實際生產建設活動中所面臨的挑戰結合在一起,像尼爾·柯克伍德教授就在籌劃成立一個聯合的棕地研究中心。我也知道,河北也會面臨很多這方面的問題,我們也很歡迎能夠有一些實際的合作,不管是跟政府單位,或者跟一個具體的項目,既可以成為學生去探討的課題,也可以成為老師的科研課題,對實際的政府工作也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趙泰東:都市廣場的生態健全性和活性化方案
2017年9月3日上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亞洲園林協會副主席、韓國國立江陵原州大學環境造景學科教授、韓國綠地生態學會會長趙泰東先生發表了題為《都市廣場的生態健全性和活性化方案-江陵市交通廣場為例》的主題演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