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關注雄安新區兩周年:為千年大計打基礎筑根基
新媒稱,4月1日是雄安新區設立兩周年紀念日。與兩年前轟轟烈烈的登場相比,如今的雄安新區似乎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人們不禁要問:雄安新區怎樣了?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1日報道,兩年前,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震驚了中國。官方媒體稱,雄安新區是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報道稱,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先后成功建起了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但在作為中國政治中心的華北地區,還沒有可與深圳、上海比擬的新區。
雄安新區因此應運而生。由于擔心房價、地價被炒作哄抬,官方設立雄安新區的決心在正式公布前受到嚴格保密,這才有了兩年前雄安新區的驚艷亮相。
報道指出,不過在高調亮相之后,雄安新區并沒有出現當年深圳特區、浦東新區火熱的建設局面,也沒有吸引大批外來人口到此尋求機遇。或者說,與當年深圳、浦東開發的火爆相比,雄安新區顯得十分平靜,甚至很少見諸媒體。
但雄安新區并沒有閑著。過去兩年,雄安新區主要在一張白紙上打基礎、筑根基,制定頂層設計規劃。不久前,《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正式發布。或許從今年開始,雄安新區的開發建設會提速。
報道稱,在中國高層的支持下,雄安新區兩年來的開發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如“千年秀林”、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雄安高鐵站等;新區引來了京津冀一些優質教育衛生資源,如掛牌了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技術合作醫院等;落戶了一批高新高端企業,如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百度等。
2018年4月,作為雄安新區的第一個高標準城建項目,市民服務中心僅用時112天就基本完工。市民服務中心由公共服務區、行政服務區、生活服務區、入駐企業辦公區四大區域建筑群組成,承擔雄安新區的規劃展示、政務服務、會議舉辦、企業辦公等多項功能。與其他地方的政府機構相比,市民服務中心這個名稱更接地氣,讓人感到雄安新區還是有些新意。
報道稱,環境修復和保護是雄安新區建設成敗的要點。官方在新區環保方面顯然下了很大功夫。截至去年年底,雄安新區已完成唐河污水庫治理與生態修復約50%的工作量,預計到明年年底,唐河污水庫將成為一處花草繁茂、綠樹成蔭的郊野公園。對于位于新區的“華北明珠”白洋淀,官方去年9月發布了“禁漁令”。目前,白洋淀人工水產養殖設施已被全部清除。
報道還稱,在交通方面,北京至雄安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正如火如荼。雄安站作為雄安新區的高鐵門戶,同時規劃引入天津至保定鐵路、京港臺高鐵等多條高鐵和城際線路,建成后將發揮雄安新區對全國的輻射作用。
根據今年1月公布的《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到2022年,雄安新區啟動區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城區雛形初步顯現;到2035年,基本建成綠色低碳、開放創新、信息智能、宜居宜業、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水平現代化城市,雄安新區成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看雄安。”報道稱,這句響亮的口號能否變成現實,雄安新區能否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新樣板,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編輯:楊賡
相關閱讀
京津冀城市群:互聯互通深度融合
以北京、天津為中心引領京津冀城市群發展,帶動環渤海地區協同發展。【詳細】
黃群慧:雄安的發展最終要靠內生動力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是雄安新區設立的一個主要考量。這意味著雄安的產業發展路徑,將不同于傳統的自我培育模式。它的產業成長將自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開始,其間不斷孕育內生的動力,并最終由市場和自己的創【詳細】
在雄安新區感受“未來之城”
本月1日,雄安新區迎來兩周歲生日。《環球時報》記者在雄安探訪時發現,隨著各種無人車、機器人和5G網絡的布局試用,這座備受矚目的新區科技感十足,【詳細】
通州區又一批新組建機構掛牌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黨中央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3月25日,通州區文化和旅游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局等新機構揭牌,正式對外辦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