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學術會議動態 ![]() |
|
首屆海峽兩岸風景園林學術交流會在重慶召開(組圖)
日期:2007-08-26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作者:chla 我要評論()
開幕式 參會代表 會議由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程志毅主持,重慶市園林局局長余守明代表重慶市園林局,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強健代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臺灣造園景觀學會會長侯錦雄代表臺灣造園景觀學會,建設部城建司副巡視員曹南燕,重慶市副市長余遠牧在開幕式上做了重要講話。 建設部城建司副巡視員曹南燕(左)向臺灣造園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凌德麟(右)贈送書籍
![]()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強健主任(左)向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理事長候錦雄(右)贈送書籍
![]() 重慶市園林局局長余守明(左)向臺灣造園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王小璘(右)贈送書籍 會議期間,來自海峽兩岸的25位專 1. 來自內地的建設部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委員會委員羅哲文,做了題為《雙園競秀 兩岸情深——記臺北板橋林家花園和廈門菽莊花園》的報告,對雙園的歷史淵源、造園布局以及造園藝術構思進行了深刻的分析。 建設部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委員會委員羅哲文 2. 臺灣大學園藝學系名譽教授、臺灣造園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造園雜志社社長凌德麟,做了題為《六十年來臺灣景觀專業與造園形式之發展》的報告,對從明朝至今,約400多年的臺灣園林造園史進行了闡述,同時介紹了自己的園林作品和創造構思。 3. 臺灣造園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建筑設計院院長、東海大學 4.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教授李雄,做了題為《園林植物景觀空間的結構體系》的報告,對園林植物景觀的相關概念、自然式、規則式、復合式園林植物景觀結構體系進行了闡述。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教授李雄 5. 臺灣景觀學會理事長,臺大園藝系副教授,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理事許榮輝,做了題為《景觀學會景觀師專業認證考試的推動經驗》的報告,介紹了臺灣景觀認證考試的報名資格、課程內容等。 6. 建設部科技委委員、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導朱建寧,做了題為《時尚與創新,巴黎拉維萊特公園的啟示》的報告,認為風景園林行業作為一個復雜的行業,應該轉變觀念,認真考慮行業的創新與發展,中國風景園林行業的發展必須符合國際發展潮流和中國社會發展要求,必須繼承本土園林文化傳統,必須突出風景園林行業特征。 7. 中國農業大學觀賞園藝與園林系系主任、教授、博導李樹華,做了題為《從綠化,到美化,再到綠地文化——我國園林綠化發展大方向的探討》的報告,分別從綠化、美化與綠地文化三個側面對我國園林綠化行業進行了分析討論。 8. 新竹縣景觀協會創會理事長、臺灣中利景觀公司總經理、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理事李碧峰,做了題為《臺灣造園技術》的報告,介紹了臺灣景觀專業工程與技術的發展概括。 9. 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理事長、東海大學景觀系主任、教授侯錦雄,做了題為《活力、自然、文化——公園綠地空間系統布局策略》的報告,探討了如何在有限的公園空間里將不同的公園場所合理布局。 10. 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組成員、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教授、博導王浩,做了題為《主題與表達》的報告,認為主題是園林設計的靈魂,統領并貫穿整個景觀設計的始終,主題的確立就好像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利于景觀結構的形式和各景觀要素的組織,而園林系統各要素的最優化組織又能夠給予主題以理性的表達。 11. 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理事、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游憩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羅清吉,做了題為《臺灣休閑農場規劃與休閑農業區劃定》的報告,介紹了休閑農業的發展概括,并對休閑農業區規劃的特性和方法進行了探討。 12.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燕,做了題為《園林草本花卉的地位和應用設計》的報告,認為園林花卉不應該僅定位為視覺景觀的裝飾材料,在當今風景園林建設中應賦予它應有的作用和地位,并從花卉種類選擇和設計形式的角度探討了節約型園林建設中園林花卉的應用方法。 13. 臺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正工程師、臺灣師范大學運動與休閑學院博士李明宗,做了題為《旅游體系與旅游沖擊-以吳哥為例》的報告, 14.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導沈守云,做了題為《與湖湘文化同生共長的長沙園林》的報告, 15. 臺北市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副處長、輔仁大學兼 16.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朱育帆,做了題為《傳承中的理想與理想中的傳承----風景園林設計的創新與發展》的報告, 17. 中華景觀學會副理事長、臺灣東海大學教授、逢甲大學景觀與游憩研究所教授李素馨,做了題為《游憩區景觀規劃》的報告,介紹了景觀游憩規劃的概念、理論以及分析了景觀游憩供給與需求的關系。 18. 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組成員、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導包滿珠,做了題為《對節約型園林的一點認識》的報告,認為充分利用土地、科學設計、節約建設、管理成本以及對鄉土植物進行開發利用可實現園林建設的節約、可持續、生態友好。 19.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所助理教授張自健,做了題為《臺灣地區景觀植物在文化產業應用上的永續價值》的報告,探討了園林植物文化產業的應用現狀以及園林植物在文化產業上的永續價值。 20.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組成員、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副院長王磐巖,做了題為《園林綠化與綠色建筑》的報告,從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入手,分析了園林與綠色建筑殊途同歸的思想基礎,討論了園林綠化與綠化建筑有機結合的技術手段和措施,以及綠色建筑在我國發展的園林技術保障。 21. 重慶市園林局副局長、建設部可持續發展資源環境專委會委員、重慶市風景園林學會名譽理事長、重慶市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成員、教授級高工況平,做了題為《重慶城市的綠色環境》的報告,介紹了重慶風景的簡況、都市區綠地系統規劃以及重慶特色公園的建設情況。 22. 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系主任、教授、博導李敏,做了題為《小康時代城市居住區的含綠量與含金量》的報告,就如何從“小康定居”走向“生態安居”,以及通過居住環境的優化提高物種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23. 臺灣戶外游憩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園藝系所教授張俊彥,做了題為《景觀健康效益》的報告,講述了自然景觀有助于人的心理以及生理的健康,并介紹了治療性景觀的應用情況。 24. 上海市風景園林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綠化管理局副總工程師張浪,做了題為《一帶三園、相得益彰—中國2010上海世博濱江綠帶設計實施方案剖析》的報告,介紹了上海世博綠地系統的組成、結構,以及討論了如何吸取新理念、運用新技術創造性地構建濱水公共綠地開放空間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25. 臺灣大學園藝系所教授、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理事張育森,做了題為《臺灣高山自然生態體驗營的規劃與經營》的報告,介紹了臺大山地試驗農場的概括,并以“梅峰自然生態體驗營”為實例探討了生態體驗營的操作模式、經營狀況等內容。 26. 重慶市風景園林學會理事、西南大學教授王海洋,做了題為《重慶低山丘陵地區濕地公園規劃中的生態分析——以重慶奧林匹克花園湖景公園為例》的報告, 27. 重慶市風景園林學會理事、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副院長、教授杜春蘭,做了《山地建成環境景觀探析》的報告, 會議期間,來自臺灣的就來自海峽兩岸的風景園林專家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建筑設計院院長、東海大學 最后的圓桌會議期間,兩岸的風景園林專家就“園林教育”、“園林行業的發展”等雙方比較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臺灣造園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凌德麟老先生就從業多年的切身體會進行了精彩的詮釋。 圓桌會議 圓桌會議
與會專家合影留念 這次海峽兩岸風景園林學術交流會是首次由國家風景園林業務主管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組織的一次會議,是繼往開來的一次很有意義的學術交流會。知名的海峽兩岸風景園林專家歡聚一堂,進行學術交流和信息溝通,為促進學術水平的共同提高和發展翻開了新的篇章。本次會議受到各位參會專家以及園林工作者的普遍歡迎,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部分專家照片暫缺)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風景園林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