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南京國防園將成為首個防災公園
日期:2008-06-25 來源:現代快報 作者:責任編輯 張卉 我要評論()
汶川大地震,讓人們的防災意識大大增加。2003年,北京就將元大都遺址公園建成了全國首個防災公園,至今,北京已建的在建的防災公園已經達到了27個。南京首個目標已經初步定在了國防園。 地勢要平坦交通要通暢,紫金山不合適 大災大難,人們都習慣往空曠的地方跑,南京是不是應利用紫金山作為城市最適合避災的應急場所? 6月24日南京市規劃局代表發言:關于避災,南京的綠地系統規劃里專門有一章就是“避災綠地規劃”,但紫金山不合適,原因是“哪兒能防地震總得問問地震局吧,要看地下構造,是否在地震斷裂帶上”。眾所周知,山體一般在地震中運動較多,所以到山里去避地震可不合適。 “而且城市的防災公園肯定要有通暢的交通,如果用紫金山來安置災民,那生活物資在山里也不方便運送啊!”對城市防災公園頗有研究的南京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師夏季告訴記者:城市里的公園和綠地是最適合用來做防災場所的地方。 就南京而言,河西奧體的一些公園可以用來避災,但綠博園靠近長江也要考慮會不會有洪水威脅,因為按規定防洪線高度多少米之內不能建固定建筑物,得有儲存物資的地方。防災公園主要預防的是地震和水災,最好公園里面有噴泉、水系,這樣既可以做水源,住地起火時又能防火、阻斷火的蔓延。 防災公園假山下雕塑后都可藏水井物資 防災公園和一般公園有什么不同呢?據了解,南京市建委和市園林局、市地震局等正聯合規劃,建設南京首座防災公園,目標初步選定為國防園。具體措施一個月內確定,年底前全部做好。 據南京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師夏季介紹:實際上,防災公園也就是在一般公園基礎上增加一些儲備救災物資的地方、應急指揮中心、停機坪、水源衛生設施等。“我們去考察過北京的元大都公園,那個公園能容納25萬人避難,水源就是打超過20米深的水井,還有廁所,建好排污管道,平時上面用石頭蓋著,看起來就是假山,應急的時候打開就能用,儲備物資的地方有的前面看起來就是雕塑,這些都可以和正常的公園景觀融合。 南京選定國防園為首個應急避難場所,主要是看中其靠近主干道、交通方便,而且地勢平坦。“園內的小湖有部分儲水(生活用水)功能,園里還有一口井,測算其儲水量后將決定是否再多打幾口,但目前該處還未考慮建停機坪。” 據悉,“專業”防災公園平坦的地方的面積要比一般公園大,像南京現有公園,一般都只有部分平坦的綠地符合條件。這些綠地也可建成樹林,樹在避災的時候可砍了燒火,可搭帳篷、可支撐吊床,可做天然的救災物資。 大公園連小綠地,避災場所將連成網絡 但南京國防園面積只有8000m2,北京的元大都遺址公園作為全國首個防災公園,面積有50萬m2。 “避災也分短期的和長期的,比如遇到毒氣泄漏,就到廣場上暫時躲避,人均2m2就夠了;如果地震要搭帳篷居住,那人均可能要7-8m2才行。”夏季告訴記者,元大都公園就是北京的中心防災公園。一般一個區域一個,較大,連通區域內的小綠地、小公園。人們可以先在小綠地里躲避,然后轉移到大公園里,便于統一安排生活、居住。這樣算來,國防園最多可接納避災人員4000人,以南京而言,防災公園絕不止建一個,最好要連成網絡。 但這個防災網絡中,從小綠地到大防災公園之間必須留好避災通道。道路的寬度和兩邊的房屋都要考慮好,最好不要有高樓,即使有也要測算好,地震倒塌后不會掩埋通道。但南京目前還未考慮通道問題。 “肯定不止這一處,以后還要讓規劃部門加入,在城市規劃公園時加入該項考慮。”市建委科研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