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經驗交流 ![]() |
|
廣州市委書記朱小丹:努力建設宜居城市
日期:2008-11-17 來源:《求是》2008.22 作者:朱小丹 我要評論()
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中,廣州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廣州要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城市化發展路子,全面提升“宜居”在城市化綜合評價中的核心價值權重,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態環境建設、更加注重滿足人的全面需求,推動廣州科學發展、建設全省“首善之區”,為廣州的進一步發展明確了方向和路徑。 以“生態優先、宜居為重”的總要求統領城市規劃建設。宜居城市必然是規劃科學、建設有序的城市。要著眼于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創新城市規劃建設理念,確立“生態優先、宜居為重”的總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效能管理,逐步完善宜居城市形態。要實現城鄉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緊密銜接。按照“生態優先、城鄉一體、組團發展、節約用地、適度規模”的原則,深化城市戰略規劃研究,優化“南拓、北優、東進、西聯、中調”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在加快編制城鄉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同時,著力抓好這“三個規劃”的銜接,增強“三個規劃”協調引領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功能。尤其要精心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科學劃定重點開發、優化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區域,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和產業布局,強化生態資源保護。著力優化城市功能布局,注重引導各類城市資源按功能合理有序配置,不斷提高各類功能片區尤其是中央商務、教育、文化、商業、服務等片區的集約程度和配套服務水平,提升城市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高標準建設好道路交通和城市公用設施,進一步提高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現代化、系統化、信息化水平。 以實施“花園城市”建設行動綱要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宜居城市必然是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城市。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子孫后代福祉的大事來抓,以“花園城市”建設總攬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各方面工作,編制和實施《廣州“花園城市”建設行動綱要》,明確生態文明建設總體目標,實施環境保護、污染治理、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建設新舉措,完善有關制度和政策,建立生態環境評價體系和補償機制,不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加強水環境和大氣污染治理,促進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實施“青山綠地、碧水藍天”工程,推動城市生態建設從“綠化”向“美化”和“藝術化”提升。以迎接2010年亞運會為契機,大力推進城市環境重點景觀建設、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老城區危房和“城中村”改造以及嶺南傳統建筑保護和修繕,鞏固和擴大“創建衛生城市”成果,實現城市環境面貌的整體優化。 以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宜居城市必然是城鄉一體、協調互動的城市。要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加快破除城鄉二元體制,著力推進土地流轉、戶籍管理、公共財政、社會保障和行政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健全統籌城鄉發展政策體系和城鄉共建共享機制,建立有利于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建設和完善貫通城鄉的網絡化基礎設施體系,完善城鄉道路體系,擴大市域一小時道路交通圈覆蓋范圍。統籌農村水利與城市水務發展,促進城鄉環保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努力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統籌城鄉公共資源配置,實行公共財政向農村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和社會保障事業傾斜,不斷促進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有新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水平有新突破、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有新拓展,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協調發展。發揮中心鎮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把中心鎮建設成為現代化衛星城。加強村莊規劃、建設、整治,全面推進生態文明村建設。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宜居城市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