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經驗交流 ![]() |
|
影響我國森林健康的六個深層次因素
日期:2008-11-26 來源:中國政府網 作者: 我要評論()
高暴露風險 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使森林的暴露風險繼續增加,森林病蟲害和污染等問題對森林健康的影響會日趨嚴重。 國際國內物流規模日益擴大,經濟活動頻繁增加了森林有害生物傳播與擴散的風險。外來物種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公認的問題。我國是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03年是我國加入WTO的第五年,動植物進出口規模從1999年的795億元增長到2003年的1975億元,同期截獲的有害生物從2517批229種增加到48,139批1900多種,呈成倍增長趨勢。國內區域間物流也大幅增加,使這種風險呈繼續加大趨勢。 大氣污染日益嚴重,對森林健康的影響日益加劇。目前,全國酸雨區約占全國面積的40%。自1992年以來,北方酸雨區范圍擴大明顯;重酸雨區的污染程度進一步加重,降水酸度最低值由2000年的4.1下降至2004年的3.05;酸雨頻率大于40%的城市比例由2000年的52%上升至2005年的63.9%。酸雨已經導致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出現了森林受害成片死亡問題。 氣候變化 如果氣候系統短期內大幅變化,將會對自然生態環境產生較大影響。森林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氣候的微小擾動可能對森林群落的結構和演替過程產生巨大影響,并通過森林生態系統的反應如森林的分布、組成、演替、生產力,以及森林病蟲害和森林火災的發生頻率和危害程度等方面表現出來。全球變暖對我國森林可能產生較大影響:興安落葉松、紅松、油松、馬尾松、杉木、珙桐、禿杉等樹種適宜分布范圍減少20%以上,其中油松可能達90%;廣西、四川、重慶、廣東、安徽、浙江、湖北等省份及內蒙古等東北林區受到影響比較明顯,森林分布格局出現明顯變化;生物多樣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脅;加劇了森林病蟲害和森林火災。 自1950年以來,全國實測氣溫呈明顯上升趨勢。近年來極端氣候出現頻率大幅增加,已經對森林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江西省2005年持續干旱,對新造林的成活率以及成林的安全影響很大。2008年初發生在中國南方的雨雪冰凍災害,對部分地區高海拔的森林生態系統也造成了重大災害性影響。由于森林群落演替的復雜性和長期性,森林分布格局的變化將不可避免地影響森林健康。 高社會關注度 近年來,社會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明顯增強,對森林恢復創造了有利的社會環境,但也因為生態觀的不完整,對于有效地開展生態系統的人工調控產生了極大的公眾壓力,導致一些不利于森林健康的影響因素。 中國制定了世界上最嚴厲的森林保護管理政策,但森林的多樣性和政策單一性導致了許多矛盾,甚至會影響到森林健康。例如延邊過熟天然云冷杉林的采伐。本人在延邊某林場調查發現,未采伐的林分處于較穩定的健康生長狀態,按照30%強度實施采伐作業的3年后,采伐林地內保留的天然云冷杉受小蠹蟲侵染卻全部枯死。這種情況說明,對于森林這種差異性極大的生態系統的管理,過度強硬的政策將會背離政策制定的初衷。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的影響我國森林健康的六大因素,并非全部是負面影響因素。這些影響因素說明,中國的森林健康具有鮮明區域、國別和歷史階段特點,是恢復過程中的森林健康、結構調整中的森林健康、高暴露風險和高利用壓力下的森林健康、高度社會關注下的森林健康。我國的森林健康之路,挑戰與機遇并存。這種形勢也要求我們必須全面認識、客觀分析、科學決策,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未來我國森林健康的挑戰。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森林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