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建設部科技委委員朱建寧教授到會做報告(圖)
日期:2008-11-29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作者:中國風景園林網 我要評論()
2.秦皇島海濱森林公園 ![]() 北林地平線景觀規劃設計院 規模:1000hm,濕地40hm 時間:始建于2006年 20世紀50年代起,在濱海沙灘上營造的人工防護林地 面臨的主要問題 樹木的自然老化 樹種單一化明顯 城市建設的影響 興建野生動物園 林地資源被蠶食 促進植被自然更新的措施 針對不同林班提出調整、補植措施 引入野花草花組合,加劇林地植物競爭,促進群落更新 對野生動物園等項目進行生態化改造,恢復林地風貌 秦皇島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前身是20世紀50年代起利用濱海沙灘營造的人工防護林地。隨著原有樹木的自然老化和城市的建設發展,尤其是90年代中期野生動物園的興建使濱海防護林面臨巨大威脅。 設計以促進植被自然更新為目標,在園中引入富有生命力的草花,利用其強大的適應性作為先鋒植物,使公園成為各種植物競爭的場所,促進動植物向更高的群落生境發展。 新河景區整治 季節性河流 下游匯水區 與灘涂連接 水源豐富,下游水量充沛 已利用新河形成河、湖、塘、溪、沼澤等水系 存在主要問題 水系缺少聯系,水體流動性差,水質富營養化 村鎮、農田、魚塘等產生污染,水系水質較差 部分硬質駁岸阻礙水、土相互作用,不利水、土條件改善 水生、濕生植物與魚、鳥等動物比例失當,不利維護水質 針對水系的整治措施 對新河流域進行再自然化整治規劃,措施促進新河復興 溝通全園水系,利用豐富的支流水系形成水土林的交融 對原有的魚塘、荷塘進行再自然化整治,措施包括 溝通魚塘、水塘、荷塘、溪流等,促進水體循環 對原有硬質駁岸進行生態化改造,形成自然緩坡 利用編織木條、樹枝等固定駁岸,為魚蟲提供棲息空間 豐富水生、濕生植物種類,栽種水體防護林體系 四、城市濕地公園案例分析 原土壤十分瘠薄,除少數先鋒樹種外植物生長困難 土壤類型為海濱沙質土 土壤腐殖質層較薄 局部土壤鹽漬化問題嚴重 土壤改良措施 局部采取墊土、換土 鋪設草墊作為隔鹽帶 溝通疏浚原有排鹽溝 防止海水倒灌造成破壞 保護鳥類棲息生境 重要的鳥類遷徙地 多種鳥類的棲息與繁衍地 鳥類種類資源豐富 鳥類保護措施 規劃鳥類核心保護區、重點保護區和緩沖區 按季節、時間嚴格控制游覽范圍 根據季節、時間嚴格控制游人量 根據鳥類習性設置各類觀鳥設施 五、濕地公園保護管理監測 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應基于以下主要生境指標的監測 景區內及周邊水系的水質改善狀況 土壤變化狀況 污染源(垃圾堆)是否清除 種植植物的長勢,旺盛、出現退化跡象、消失 原生植物的長勢,旺盛、出現退化跡象、消失 有否單一植被過度繁殖情況出現 鳥類棲息地和覓食地的變化,增加、減少 動物的種類和數量變化,增加、減少 重點是水禽(包括涉禽、游禽)的種類、數量的變化情況 植物景觀變化情況,達到預期效果、預想狀態、出現偏離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